綦江: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中医药服务

在重庆市綦江区 , 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的镇街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到20% , 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有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 , 75%的村卫生室配备了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 数据的变化 , 彰显的是近年来当地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 。 在綦江 , 当地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便利 。
綦江: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中医药服务
文章图片
郭扶镇中心卫生院康复科技师正在为患者进行督灸治疗 。 陶涵摄
在綦江区郭扶镇中心卫生院 , 不少当地村民正在医院接受中医理疗 。 该院康复治疗师李宇俊介绍 , 郭扶地处高山地区 , 在农村 , 受环境和常年劳作等因素影响 , 很多老年人患有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等疾病 。 以前 , 街镇卫生院没有开设中医科时 , 村民只能乘车到城里就诊 , 增加了就医成本 , 很多人也因此将小病拖成了大病 。
回忆起刚来医院时的情景 , 李宇俊说到 , 当初刚来到医院时 , 中医科还只是一间简陋的诊室 ,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 , 已从当初的诊室发展为设备齐全、诊疗项目较多的诊疗科室 , 能够为辖区百姓提供蜡疗、牵引、督灸、脐灸、小针刀等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 不少当地居民也愿意接受中医理疗 。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 , 来此悠闲纳凉的游客也有部分会选择中医诊疗 。
綦江: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中医药服务
文章图片
郭扶镇中心卫生院中药师正在按处方为患者抓取中药 。 陶涵摄
在该院中药房 , 村民王洪先(化名)正在等待中药师为其按处方配置中药 。 “医生告诉他 , 由于自己患有慢支炎 , 服用中药对调理自己的病情有很大的好处 。 ”王洪先说 , 在以前 , 想看中医、抓中药只能到城里 ,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了 。
“以前医院只有简单的几味中药 , 看中医、抓中药几乎不能实现;现在 , 医院已常备川贝、紫菀等百余种中草药 , 基本能满足辖区居民中医药使用需求 。 ”该院中药师吴美伶如是说 。
在綦江区卫生健康委的统筹下 , 作为全区中医药龙头单位的綦江区中医院 , 近年来 , 该院与基层医院建立中医医联体 , 通过对口帮扶 , 派遣中医骨干脱产支援 , 中医远程会诊 , 区级专家定期下基层坐诊查房、义诊讲座、中医带徒、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等方式 , 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和能力 。
据统计 , 截至2021年 , 全区23个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建成中医馆并投入使用 , 各基层医疗机构均配备银针、艾灸、火罐、电脑中频治疗仪、煎药机、TDP等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器材 , 部分卫生院还配备了蜡疗机、熏蒸等中医药设备 , 均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 。 同时 , 通过开展师承教育、实施全区中医药“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名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训等方式 , 大力储备中医药从业人员 , 使基层中医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 。 (陶涵)
在重庆市綦江区 , 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的镇街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到20% , 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有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 , 75%的村卫生室配备了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 数据的变化 , 彰显的是近年来当地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 。 在綦江 , 当地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便利 。
綦江: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中医药服务
文章图片
郭扶镇中心卫生院康复科技师正在为患者进行督灸治疗 。 陶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