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识别很重要 及时规范救治更重要

早期识别很重要 及时规范救治更重要】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沈阳脑科医院副院长提醒:
早期识别很重要及时规范救治更重要
早期识别很重要 及时规范救治更重要
文章图片
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 , 今年的主题是“识别卒中早一秒 , 挽救大脑恢复好” 。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副院长徐冰教授介绍 , 脑卒中俗称“中风” ,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 主要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 , 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 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 。
如何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几点
有效预防脑卒中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7点:1.清淡饮食;2.适度增强体育锻炼;3.克服不良习惯 , 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4.防止过度劳累;5.注意气候变化;6.保持情绪平稳;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 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 有相关疾病的患者还应重点注意以下5点:1.高血压患者 , 应注意控制血压 , 坚持服用降压药物;2.高脂血症患者 , 应注意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 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3.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 , 应积极控制血糖;4.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 , 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5.提升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 。
怎样快速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
记住“120”和“BEFAST”口诀
第一种识别方法是“中风120”口诀 。 1看1张脸:不对称 , 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 , 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 , 表达困难;有上述任何突发症状快打120急救电话;第二种识别方法是“BEFAST口诀”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 , 最后1个字母是提醒:“B”(Balance)指难平衡 , ;“E”(Eyes)指看不清;“F”(Face)指面不正;“A”(Arms)指臂不平;“s”(Speech)指语不灵;“T”(Time)指时间 , 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 , 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 , 立即拨打120寻求医疗救助 。
发生脑卒中第一时间如何应对?
及时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识别卒中早一秒 , 挽救大脑恢复好 。 时间就是大脑 , 时间就是生命 。 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为重要 , 越早发现 , 越早治疗 , 效果越好 。 患者在发病后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 , 得到规范的治疗 , 可增加恢复机会 , 提高生活质量 。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即沈阳脑科医院 , 是以神经科为龙头、多科系协调发展的三级综合医院 , 是全国三大脑科医院之一 , 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 。 神经内科在省内率先建立卒中急救绿色通道 , 设置绿道护士 , 全程陪患者进行溶取栓救治 , 减少院前时间延误 , 缩短院前急救时间 , 使更多患者可以在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发病4.5小时内)或动脉取栓(发病24小时内) 。 患者的化验、影像学检查优先进行 , 保证急性脑梗死患者到达急诊30分钟(DNT从入急诊门到用上溶栓药时间)即可开始静脉溶栓治疗 , 目前已完成静脉溶栓三千余例 , 年静脉溶栓近千例 , 极大提高了脑血管再通率 , 显著降低了致残率 , 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2017年 ,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发布了“沈阳市卒中急救地图” , 大力推动了辽沈地区卒中急救工作的发展 。 绿色通道实行信息化管理 , 通过“卒中地图”APP进行数据录入和上报 , 实现了对每一名卒中患者从120接诊时就开通无缝对接 , 通过信息化系统患者的信息即时传递给接诊医生 , 患者入院后实行“零等待” , 绿道护士全程陪同完善检查和治疗 , PDA终端实时数据录入 , 减轻医护负担 , 充分保证了数据的质量 。 医院神经内科介人团队致力于24小时内为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患者进行动脉取栓治疗 , 帮助意识不清、肢体瘫痪的危重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 此外 , 团队还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脑血栓)的其他介人疗法 , 如颈动脉狭窄支架术、椎动脉狭窄支架术、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术、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 。 团队年动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急诊血管内治疗手术达200例以上 , 并在神经内科各病区全面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造影筛查和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工作 , 年造影超800例 , 年支架手术超100余例 , 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