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老是流口水?可能是脾胃不和,调养脾胃很重要,建议学习下

口水 , 每个人都流过 。 小时候流口水也许是可爱 , 但长大了还流口水 , 就成了不可言说的苦恼了 。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 , 脾为涎 。 口为脾窍 , 诞出于口 , 涎为牌之液 。 ”“诞”就是我们俗称的口水 , 意思是说流诞主要是脾的问题 。
睡觉老是流口水?可能是脾胃不和,调养脾胃很重要,建议学习下
文章图片
睡觉时常流口水
若是小孩儿在2岁之后还出现口水滴答的现象 , 家长就要注意了 , 这有可能是小孩儿脾胃有热或脾胃虚寒所致 。 如果小孩儿脾胃有热 , 火热会导致口水较多 , 甚至口角糜烂;小孩儿脾胃虚寒 , 气虚不能收摄其津液 , 以致口水清稀止、大便溏薄、面白唇淡 。 很多大人也会出现流口水的尴尬 , 这主要是由于吃了太多的辛辣食物 , 导致脾胃上火而致 。 这时 , 就要注意了 , 尽量不吃辛辣的食物 , 同时不要吃得太饱 , 尤其是晚上 , 一定要少吃 。
如果是成人睡觉时流涎 , 表明脾胃不和 。 一些人睡觉流口水 , 大家可能以为只是不雅的问题 , 但成年人睡觉流口水 , 其实是脾胃功能不好的一个身体反应 。 在《黄帝内经》里有“脾在液为诞”的记载 , 即脾统摄液体 , 脾胃虚寒 , 阳气亏虚会引起脾功能失调 , 无法运化津液 , 造成睡觉流涎 。 另外睡眠姿势不当 , 侧睡、趴着睡时 , 嘴角被挤开或刺激到唾液腺 , 导致唾液增多 , 也会造成流涎的情况出现 。 牌虚引起的流涎可以服用归脾丸调理 , 卧姿不当引起的则须调整睡姿 , 睡觉时尽量保持仰睡 。
睡觉老是流口水?可能是脾胃不和,调养脾胃很重要,建议学习下
文章图片
调整睡眠姿势
脾胃不和睡觉流口水 , 可通过服用健脾益气的中药材或中成药 , 以及艾灸调理、食物调理等方式进行改善 , 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可以首选健脾益气、助运化湿药 , 原则上在服用药物时应提前咨询医生 。 具体调理方法如下:
一、服用中药材
1、人参
味甘、微苦 , 性微温 , 归肺经、脾经、心经 , 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 , 常用于治疗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气短乏力、脾胃不和等症状 , 对于脾胃不和睡觉流口水可起到辅助缓解的作用 。
睡觉老是流口水?可能是脾胃不和,调养脾胃很重要,建议学习下
文章图片
人参
2、黄芪
味甘 , 性微温 , 归脾经、肺经 , 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 , 常用于辅助治疗脾气虚证、肺气虚证等 , 可辅助改善脾胃不和睡觉流口水的症状 。
3、其他中成药
如四君子丸、归脾丸等 , 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 还有小建中颗粒 , 是由白芍、大枣、桂枝、甘草等成分组成 , 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 ,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食少心悸、嘈杂吞酸等症状 , 对于脾胃不和睡觉流口水可起到改善作用 。
睡觉老是流口水?可能是脾胃不和,调养脾胃很重要,建议学习下
文章图片
睡觉老是流口水?可能是脾胃不和,调养脾胃很重要,建议学习下】四君子丸
二、艾灸调理
患者出现脾胃虚弱时 , 可通过艾灸中脘穴、脾俞穴、胃俞穴等穴位起到健脾作用 , 能够辅助缓解睡觉流口水的症状 。
建议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应提前咨询医生 , 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不可私自用药 , 用药期间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容易影响药物疗效 , 不利于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