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时,一旦发现此动物,为何必须立刻击毙?我军曾因此损失惨重

战争参与者不仅仅是人类 , 还有许多动物 , 例如马匹 。 它经过训练之后 , 可以组成骑兵部队 , 冲击、袭扰敌人 。 还有狗 , 它可以用来巡逻、警戒 , 牛和骡子等牲畜可以用来运送物资、转移伤员 。 还有一种动物 , 其作用比马、狗等大得多 , 甚至可以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 , 它就是鸽子 。
打仗时,一旦发现此动物,为何必须立刻击毙?我军曾因此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
鸽子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 , 它天生具有“导航系统” , 能敏锐感知地球磁场的变化 , 辨别方向 。 而且它还拥有超强的记忆力 , 能准确地记住沿路的山川、河流 , 并以此为参照物 , 找寻回家的路 。 古埃及人最早发现鸽子的这一特性 , 并将其投入实战中 。 某一次 , 一支军队被敌军围困 , 无法突围 , 长官便放飞了一只带着求救标记的鸽子 , 鸽子很快便将消息传递到主力大营中 , 最终引来援兵 , 将被困军队救出 。
打仗时,一旦发现此动物,为何必须立刻击毙?我军曾因此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
我国也有飞禽传信的典故 , 不过不是鸽子 , 而是大雁 , 也就是我们在古诗词中常听到的典故“鸿雁托书” 。 当然 , 这只是一种文学意向 , 并不具有实用意义 。 直到唐朝时 , 我国南方的先民才发现鸽子有“认家”的本领 , 并开始有意识训练它们传递信息 。
打仗时,一旦发现此动物,为何必须立刻击毙?我军曾因此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
日本的遣唐使在来中国访学时 , 对这一技术很感兴趣 , 于是在返回家乡时 , 便带走了大量种鸽 , 进行繁育、进一步驯化 , 最终也成功培养出了信鸽 , 用于日常传信以及战时交换军情 。 时间来到20世纪初 , 此时无线电虽然已经开始在军队中应用 , 但其技术并不成熟 , 有时难免会出现错漏 , 因此仍需信鸽充任“传令兵”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英国便培养了一批“军鸽部队” , 专门用来传递军事情报 , 用以辅助无线电通讯 。 德军为了予以应对 , 便组建了一支由鹰隼组成的“猛禽部队” , 截获了不少英军、法军的情报 。 英军对此毫无办法 , 只能增加单次放飞鸽子的数量 , 期望能有一两只突出“重围” , 完成任务 。
打仗时,一旦发现此动物,为何必须立刻击毙?我军曾因此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
再说中国 , 自红军时起 , 人民武装就一直在进行游击战争 , 驻扎地点并不固定 , 因此无法训练鸽子传递情报 , 只能靠缴获的敌人电台通讯 。 一些地方游击队连电台都没有 , 只能靠人力传递情报和军令 。 而日寇就不一样了 , 他们的驻扎地点比较固定 , 因此可以使用信鸽 。
太原的日寇在扫荡之前 , 会先派遣大量侦查员进入抗日根据地进行侦察 , 由于携带电台目标太大 , 容易暴露 , 所以他们便随身携带一两只鸽子 , 一旦发现八路军或者游击队 , 就会立即放出鸽子给总部传信 。 总部会立即派出大量部队赶过去发动进攻 ,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我军部队死伤惨重 。 后来 , 八路军便下发了一项命令 , 要求所有战士一旦看到鸽子 , 立即击毙 , 以免部队暴露 , 遭到敌军袭击 。
打仗时,一旦发现此动物,为何必须立刻击毙?我军曾因此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
二战结束后 , 军鸽仍未“退役” , 它在冷战中被赋予新的使命:间谍侦察 。 美国人会将一个微型摄像机安装在鸽子的胸口 , 让它在苏联及其盟友的军事设施周围盘旋 , 拍摄照片 , 随后召集专家进行分析 , 从中提取可用的情报 。
打仗时,一旦发现此动物,为何必须立刻击毙?我军曾因此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
时至今日 , 随着科技的发展 , 鸽子在军队中的地位已经被替代 , 它们再也不用执行各种危险的任务 。 目前 , 只有一些民间爱好者在饲养信鸽 , 每年还会举办比赛 , 信鸽们面对的不再是炮火和硝烟 , 而是围观者的掌声和喝彩!最后 , 愿世间再无战争 , 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 , 幸福、快乐的生活着!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