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夸大的“七擒孟获”

被历史夸大的“七擒孟获”
文章图片
据记载 , 诸葛亮为平定南方以孟获为首的少数民族边地叛乱 , 进而为北伐中原奠定坚实的战略后方 , 亲率主力人马进行南征 。 七次抓到匪首孟获 , 又七次将其放回 , 美其名曰攻城为下 , 攻心为上 。 最后 , 孟获心悦诚服 , 表示永不反叛 , 蜀汉的民族问题得到圆满而彻底的解决 。
被历史夸大的“七擒孟获”
文章图片
“七擒七纵”的故事再次向我们展示了老诸先生在战略上的运筹帷幄 , 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在军事上的神机妙算,得不令后人肃然起敬…… 。 以上 , 基本上就是对老诸同志教科书似的称赞和颂扬 , 难怪鲁迅先生曾经
被历史夸大的“七擒孟获”
文章图片
这样评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 啥意思?意思就是吹过头了呗 。 事实上,诸葛总经理在蜀汉公司的业绩的确是有 , 而且还不小 , 但没有《三国演义》中整的那么玄乎 , 真不知道诸葛总给罗贯中送了多少礼 。 而且 , 在本人之前的文章《揭秘诸葛亮“六出祁山”》中也提到过诸葛总热衷北伐的真实目的 , 或者说本人的一些合理怀疑 。 今天就只谈七擒孟获 。
七擒孟获指的是诸葛总率领大军抵达南中后 , 听说孟获在当地少数民族中有极高的威望 , 所以便想生俘孟获 。 捉到孟获
被历史夸大的“七擒孟获”
文章图片
后,诸葛总陪同俘虏孟获参观军阵 , 并问孟获是否心悦诚服?老孟粗人一枚 , 当然不服了 , 并扬言下次肯定能活捉诸葛总经理 , 而且承诺 , 为还你的不杀之恩 , 下次活捉了你我也不杀 。 诸葛总心说 , 既然你承诺不杀我 , 那我就再赌一次呗 , 反正于己性命无忧嘛 。 之后开始了捉了放 , 放了捉的游戏 , 戏称为“七擒七纵” 。
事实上呢 , 在三国时代 , “三”是一个虚数词 , 表示几的意思 , “七”和“九”也同样是虚数词 , 表示多次、若干次的意思 。 举例说明 , 我们经常提到的诸葛亮“六出祁山”视为真 , 而姜维的“九伐中原”就为假 。
姜维九伐中原?假的
同理 , 这儿的孟获可能是被抓了几次 , 又被放了几次 , 但绝对谈不上“七擒七纵” 。
再聊聊南征的必要性 , 诸葛总在成都日理万机的 , 刘董事长的活儿他都抢着干了 , 他必须非得要亲征孟获吗?西南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不高 , 很多地方还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 。 其民风与东北和西北等地的少数民族相比也不甚彪悍 , 诸葛总完全可以派遣一员大将 , 没有大将就上将 , 完全可以摆平此事 。 至于说什么攻心啦、攻城啦、别杀孟获啦等等事项 , 很难理解吗?事前布置好任务就OK啊 , 亲自出马真的没有什么必要 。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坚持亲征呢?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了 , 诸葛总是为了稳固地位 , 把持军权,有事没事出去带兵转转 , 正好有这个愣头青孟获为自己提升军功的机会 , 何乐而不为呢?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三年春 , 亮率众南征 , 诏赐亮金鈇钺一具 , 曲盖一 , 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 , 虎贲六十人 。 …… 。 军资所出 , 国以富饶 , 乃治戎讲武 , 以俟大举 。 五年 , 率诸军北驻汉中 。 ”
被历史夸大的“七擒孟获”
文章图片
翻译一下就是说建兴三年春,诸葛总率军出去南征,刘禅踢给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具,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鈇钺、曲盖、羽葆、鼓吹都是封建社会权力的象征,表示刘董事长对诸葛总经理非常宠信),另外还派去了虎贲六十人(虎责军是专门保护皇帝的保镖) 。 等到秋天时南方就平定了,诸葛总就开始整顿军队,建兴五年开始出兵汉中 , 第一次北伐中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