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少,活得久”是谣言,还是有科学依据?诺奖获得者已有答案

关于“吃得少 , 活得久”的养生方法在各大网站和报纸上 , 传的沸沸扬扬 , 这一说法一公开就引起人们热烈的讨论 , 一群大爷熬夜带着眼睛看着手中的报刊 , 在我一句你一句争论着 , 有人赞同这样的说话 , 也有的大爷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 那到底是有科学依据还是谣言呢?
“吃得少,活得久”是谣言,还是有科学依据?诺奖获得者已有答案
文章图片
关于“吃得少 , 活得久”这一说法 , 诺奖获得者已有答案 。
生物学家对73名志愿者进行2年的研究 , 年龄都在40岁左右 , 分成两组 , 对他们的热量进行控制 , 通过观察志愿者的体重 , 体脂 , 以及身体24小时消耗量来计算 , 分别测试了他们的身体激素 , 其中包括:甲状腺激素 , 胰岛素 , 瘦素 , 以及DNA损伤 , 进行研究对比 。
2年的时间研究下来 , 研究结果显示 , 限制热量的群体 , 他们的平均体重下降了16斤 , 体脂下降了6斤 , 并且氧化应激反应和能量消耗比另外一组要低 。 身体的激素分泌更稳定 。
“吃得少,活得久”是谣言,还是有科学依据?诺奖获得者已有答案
文章图片
这一项研究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项 , 也就是说限制身体的热量摄入 , 可以延缓衰老 , 延年益寿 。
限制身体的热量 , 要吃多少才能达到长寿的目的呢?
根据世卫组织指出 , 成年人一天的主食要控制在250-400克 , 其中包含所有的谷物 , 若只吃白米饭 , 一直大概吃2小碗米饭 , 而大多数人一天的摄入量远远不止2小碗米饭 。
蔬菜的摄入量要控制在300-500克 , 也就是每天要吃三小碟的蔬菜 , 并且种类要达到2种以上 , 水果的摄入量比蔬菜要略低一些 , 需要维持在200-350克 , 每天要吃3种以上的新鲜水果 , 肉类的摄入量比较少只需50克左右即可 , 也就是两三小块 , 蛋类的摄入量在40-50克 , 每天1-2个鸡蛋 , 这样的营养摄入是最全面的 。
由此可见 , 每天的主食摄入量还是最多的 , 占到一天的中摄入量的40%-55% , 蔬菜水果要占到35% , 肉类 , 蛋类也要适当放吃 , 才能保证饮食丰富全面 , 同时在做饭的时候 , 也要控制好 , 盐 , 糖 , 油的含量 , 分别不得超过6克 , 25克 , 30克 。 现在市面上有专门卖控制食盐量的小勺子 , 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己每天吃了都是克的盐和糖 。
饮食搭配是健康的关键 , 吃饭也要注意正确方式 。
不可狼吞虎咽
“吃得少,活得久”是谣言,还是有科学依据?诺奖获得者已有答案
文章图片
现在人吃饭像完成任务一样 , 匆匆吃一几口就好了 , 每顿饭的进食时间在15-25分钟 , 这样更有助于消化 , 吃饭太过 , 肠胃还没“做好准备” , 不仅容易噎着 , 也会加剧肠胃负担 , 吃饭细嚼慢咽 , 食物在嘴里充分咀嚼之后 , 吞咽更容易 , 也让更注意食物吸收消化 , 吃饭不宜太快 , 太烫 , 经常吃烫伤 , 容易损伤人的食道 , 吃超过65°的食物 , 容易致癌 , 饭菜热度在25-45°之间最宜 。
每次吃饭八分饱
如果你正在减肥 , 吃完一碗饭之后还想吃第二晚 , 建议放下碗筷不要再吃第二碗 , 容易长胖 , 给肠胃留足可见吸收消化 , 吃太多容易反胃烧心 , 对肠胃不利 , 也容易得糖尿病 。
吃饭时不要做其他事情
在餐桌上 , 可以看见很多人边吃饭边看手机 , 这也容易损伤人的肠胃 , 人在吃饭的时候 , 心脏会输送大量的血液供给肠胃吸收消化 , 大脑会暂时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 , 若这个继续用脑 , 心脏就会将部分输送肠胃的血液供应给大脑 , 肠胃功能下降 , 食物就不能更好的吸收消化 , 就容易得胃病 , 并且食物积压在肠胃里面 , 滞留时间太长 , 容易便秘 , 对健康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