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Incyton助力“人乳腺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长期存活适应性”科学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z常见的恶性肿瘤 , 2014年美国癌症医学会统计北美女性乳腺癌占女性确诊肿瘤的29% , 在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 , 居D二位 , 仅次于肺癌 。 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 , 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D一位 , 成为头号红颜杀手 。
德国Incyton助力“人乳腺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长期存活适应性”科学研究
文章图片
德国Incyton助力“人乳腺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长期存活适应性”科学研究】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 ,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范化、个体化及准确化治疗的开展 , 乳腺癌的疗效正不断提高、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 德国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者利用Incyton细胞能量代谢分析平台研究了两种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对一系列营养缺乏症的反应 。 该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肿瘤细胞代谢的适应性反应 , 并找到细胞存活的限制条件 。 该平台可测量细胞外pH值和溶解氧消耗度 , 以提供胞外酸化率和耗氧率等数据 。 同时通过细胞膜电阻抗和活细胞显微成像 , 观察细胞的密度、形态等形态学参数 。
实验结果表明:当营养物质葡萄糖和谷氨酰胺减少时 , 胞外酸化作用急剧下降 , 但耗氧率几乎不受影响 。 并且通过活细胞显微成像发现 , 即便营养物质消耗殆尽 , 仍未发生细胞死亡等情况 , 因此 , 该研究推断人乳腺癌细胞可在营养物质极低的条件下仍保持活性 。
德国Incyton助力“人乳腺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长期存活适应性”科学研究
文章图片
德国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者利用Incyton技术对两组人乳腺癌细胞进行了约65h的持续性测量 , 测量参数包括细胞耗氧率、胞外产酸率、细胞膜电阻抗以及活细胞连续成像 。 使用含有不同梯度浓度的培养液进行分别培养 , 并观察细胞的各参数变化 。
德国Incyton助力“人乳腺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长期存活适应性”科学研究
文章图片
单孔细胞测量模式图 , 同时测量耗氧率、胞外产酸率、细胞膜电阻抗以及活细胞成像 。
研究者在培养第18h时第一次加入一定浓度的低营养物质培养基 , 培养10h , 实时记录可见:细胞耗氧率几乎无变化 , 胞外产酸在低营养培养基加入后即出现明显的酸度下降 , 而细胞膜电阻抗略有差异;在34h时再次加入低营养培养基 , 可见耗氧率无变化、产酸能力依旧明显 , 而细胞膜电阻抗已无明显变化;继续监测至50h时 , 加入低营养培养基可见 , 细胞耗氧、产酸、细胞膜电阻抗与34h时变成趋势一致 , 可见细胞在低营养培养基中仍能够保持细胞活性 , 由于细胞膜电阻抗未发生明显变化 , 则表明细胞活性很好 , 未出现细胞死亡 。
德国Incyton助力“人乳腺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长期存活适应性”科学研究
文章图片
两种人乳腺癌细胞的65h持续监测结果
活细胞显微成像可见MCF-7细胞(A-B)在18h低营养培养基加入前后的活细胞对比 , 可见细胞形态已发生了形变 , 这与18h时MCF-7细胞的细胞膜电阻抗出现差异结果一致;MDAMB-231细胞(C-D)在低营养培养基加入后的变化不明显 , 但活细胞成像可见细胞活动性有所下降 。
德国Incyton助力“人乳腺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长期存活适应性”科学研究
文章图片
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在低营养培养基加入前后的细胞形态、密度、活力的变化情况
Incyton实时全息细胞代谢分析平台适合对活细胞进行长期监测 , 进而观察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细胞活力、细胞形态等变化情况 , 实现数据与图像的完整结合 , 使实验更加具有可靠性 。
德国Incyton助力“人乳腺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长期存活适应性”科学研究
文章图片
?24孔板每孔单独进行实验 , 独立切向流换液、加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