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增长引擎,K药还能打

全球药王宝座 , 进入交替的关键阶段 。
默沙东的K药(Keytruda) , 在销售额层面实现对艾伯维Humira的超车已近在咫尺 。
根据默沙东三季报 , K药前三季度销售额为154.87亿美元 , 仅以微弱的差距落后于Humira(156.58亿美金)
迟暮之年的Humira , 被K药反超豪无悬念 。 第三季度 , Humira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速仅有3.3% 。 考虑到其美国专利即将到期 , 陨落节点已经不远 。
眼下 , 市场唯一的疑惑 , 或许是K药的销售额天花板能有多高?
第三季度 , K药销售额增速为20%;若剔除汇率影响 , 销售额实际增速为26% 。 在基数不低的情况下 , K药依然展现“恐怖”的增速 。
看起来 , 切换了增长引擎之后的K药 , 还相当能打 。
/01/K药切换了增长引擎
K药能够持续增长 , 与其在肺癌领域的强势地位有关 。
一直以来 , 在肿瘤领域 , 有“得肺癌者得天下”的说法 。 肺癌是全球最大的癌种 , 每年因肺癌死亡人数大约为150万人 。
其中 ,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 , 占比大约85% 。 正是凭借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疗法的战役中胜出 , K药成功逆袭O药 , 成为PD-1领域不可替代的存在 。
过去几年 , K药的强劲增长也主要由非小细胞癌这一适应症贡献 。
比如 , 2017年K药在美国的收入中 , 有55%来自非小细胞癌领域;2018年 , 这一比例则达到70%左右 。
但如今来看 , K药能够保持多年强劲的增长 , “引擎”早已不局限于非小细胞癌适应症 。
2021年开始 , 辅助/新辅助治疗的相关适应症 , 正成为K药的新增长引擎 。 根据默沙东最新披露的2022年三季报 , 这一领域正越来越“强势” 。
根据最新三季报的电话会议 , K药在美国的增长 , 主要受益于三阴性乳腺癌、肾癌、黑色素瘤等癌症的辅助/新辅助治疗 , 其次才是非小细胞肺癌;
而在美国之外的市场 , K药的增长主要引擎虽然还是非小细胞肺癌 , 但乳腺癌、肾癌的辅助/新辅助治疗也在强势补位 。 如默沙东CEORobDavis所说:
切换增长引擎,K药还能打】这些适应症在今年获批上市后 , 开局很强劲 。
这或许并不意味 。 此前 , 默沙东就预计到2028年 , 约40%的获批适应症为辅助/新辅助治疗 , 销售额占比能达到30% 。
切换增长引擎,K药还能打
文章图片
如今 , 公司的预测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
/02/PD-1的新战场
不管默沙东的预测能否实现 , 辅助/新辅助治疗的肿瘤适应症都将是PD-1的新战场 。
一直以来 , 辅助/新辅助治疗是提升患者生存预后的有效手段 。
所谓新辅助治疗 , 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前 , 先使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
该目的在于两点 , 一是缩小肿瘤侵犯范围 , 最终具有更好的切除效果;二是减小肿瘤大小 , 使得原本不适合切除的肿瘤变为可切除 。
也正因此 , 在侵袭性极强的相关肿瘤治疗中 , 比如默沙东提到的三阴性乳腺癌 , 使用能够控制肿瘤侵袭的药物尤为重要 。
而辅助治疗则是在手术后 , 对患者进行治疗清除潜在的微小肿瘤细胞 。 手术治疗终究无法清除残余的微小癌细胞 , 这或许会引起肿瘤复发风险 。 因为 , 预后治疗极为关键 。
辅助/新辅助概念并不新颖 , 只是有效手段有限 , 肿瘤患者长期生存获益有限 , 面临较大的瓶颈 。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 PD-1强势登场 。
在三阴性乳腺癌的辅助/新辅助治疗临床中 , K药就展现了惊艳的成果 。 根据默沙东披露的数据 , 针对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 K药联合化疗组将无事件生存期的风险降低了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