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踩踏事件死亡达153人,主要死因为“创伤性窒息”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专家建议 , 若遇踩踏事故发生 , 倒地者最佳防护姿势为:抱头屈膝蜷缩以减小受伤可能 , 尽可能保证呼吸运动空间 。
撰文|凌骏
10月29日晚 , 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因万圣节活动大规模人员聚集 , 引发严重的踩踏事故 。
据韩媒今日最新消息 , 已有至少153人在事故中死亡 , 另有超过100人不同程度受伤 。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确认 , 目前已有4名中国公民在此次事故中丧生 。
“大家都被推着走 , 我被困在人群中间 , 一开始就出不去 , 觉得注定要发生意外 。 ”30岁的现场亲历者JeonGa-eul告诉“法新社” 。 事故发生在一条狭窄的小巷 , 呈下坡趋势 , 有一定的高低落差 。 有目击者和幸存者称 , 有一瞬间 , 入口处的人群忽然加速涌入 , 导致队伍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坍塌 , 一些前面的人被后面的压在身下 。
根据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视频 , 当时有数百人挤在狭窄、倾斜的小巷中 , 当急救人员和警察试图解救他们时 , 他们却被压得无法动弹 。
韩国踩踏事件死亡达153人,主要死因为“创伤性窒息”
文章图片
事发现场 。 图源:路透社
踩踏事件导致创伤性窒息
据“韩联社”报道 , 赶赴事故现场救治的专家判断 , 大多数遇难者的死因归结为窒息造成的创伤性心脏骤停 。
“他们(伤者)当中许多人流着鼻血 , 我尝试进行心肺复苏术时 , 看到血液从他们嘴里涌出 。 ”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 参与急救的韩国医生LeeBeom-suk对当地媒体表示 。 但由于是大规模人群踩踏事故 , 开始急救时已有许多人因窒息而死 , 心肺复苏无效 。
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撰写的《人群拥挤踩踏事件的应急管理》一文曾指出 , 踩踏事件发生时 , 伤者胸部受到挤压从而导致创伤性窒息 , 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
此外 , 踩踏事件还有可能导致挤压综合征 , 引起横纹肌溶解 。 也有极少数伤者被踩踏后 , 因内脏破裂出血导致死亡 。
韩国踩踏事件死亡达153人,主要死因为“创伤性窒息”
文章图片
救援人员和消防员在事故现场工作 。 图源:美联社
2014年 , 印度甘地·迈丹地区也曾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件 , 在事后对33例死者尸检时发现 , 大部分死亡原因为创伤性窒息(54.55%)和休克(39.39%) , 还有6.06%出现头部外伤 。
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473临床部胸心脑外科王向阳等撰文介绍 , 创伤性窒息又称PerthesSyndrome , 也称创伤性发绀 , 是由于外力挤压胸部、上腹部 , 冲击腔静脉 , 通过血流传到颅内血管 , 引起头面部、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弥散性出血的一种综合征 。 其中 , 脑皮质、视网膜、眼结膜、口腔黏膜以面颈及上胸部皮肤均可出现弥散性点状出血或淤斑 , 严重者可引起脑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
据介绍 , 近年来 , 交通事故、塌方等逐渐增多 , 所造成的创伤性窒息常常伴有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损伤及肝脾破裂、四肢骨折 , 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休克等严重后果 , 危及患者生命 。
针对因窒息导致的心脏骤停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孔祥清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 , 胸外按压肯定是第一首选的方案 。
由于遭踩踏后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肋骨骨折、脏器破裂等 , 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向定成建议 , 需查阅伤者全身的伤痕情况 , 避免不正当的按压手法给患者造成次生损伤 , 确认是外伤性心脏骤停 , 应尽快实施开胸心肺复苏 。
事故发生后 , 韩国总统尹锡悦就梨泰院踩踏事故召集紧急会议并发表全国讲话 , 宣布今日(30日)到11月5日为全国哀悼期 。 在哀悼期间 , 所有的公共机关和驻外外交机构降半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