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拍卖行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抗议,对此你怎么看?

盘内滚珠
江湖上有这样的一种手段 , 叫做盘内滚珠 。
盘内滚珠:这种江湖说法很形象 , “珠”就是“空子”们很重视 , 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 。
而“滚珠” , 则有两种含义:
第一 , 指设法炒高这些东西的价值 , 同时也能极大的吸引对方的注意 。
第二 , 通过热炒一件东西形成轰动效应 , 带动手里同类物品的价值也一样水涨船高 。
国际拍卖市场近几年对中国流失文物(特别是圆明园的流失文物)为代表的狂炒 , 就是利用这样的一个江湖手段 , 给国人做了这样的一个局 。
英国拍卖行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抗议,对此你怎么看?
文章图片
开始做局
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 , 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增长 , 境内艺术品市场升温 , 十分正常 。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 突然在境外发起了一场离奇的炒作狂潮 , 将一批中国流失文物炒作到不可思议的天价 , 从而带动了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价格水涨船高 。
最重要的是 , 它吸引了很多有着民族自豪感 , 爱国心与虚荣心的中国收藏家 , 各大富豪的极大关注 。
2005年首先是伦敦佳士得拍卖的一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 成交价合人民币2.3亿;其次是香港苏富比拍卖的清乾隆珐琅彩双耳瓶 , 成交价合人民币1.2亿;还有香港佳士得拍卖的元青花锦香亭图罐 , 成交价合人民币五千万……
英国拍卖行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抗议,对此你怎么看?
文章图片
“盘内滚珠”不是一锤子买卖 , 而是连续不断钓空子的过程 。
2008年6月 , 一枚‘康熙御笔之宝’蟠龙玉玺 , 在法国拍出了560万欧元 , 折合人民币接近六千万 , 突然创造了一个惊人的成交天价 。
英国拍卖行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抗议,对此你怎么看?
文章图片
那才是江湖术‘盘内滚珠局’中所谓的‘开棚兴岗第一惊’ 。 ‘门槛’设置好了……
2008年10月 , ‘乾隆御笔’白玉玺才推到香港的拍卖会上 , 卖出了6338万港元 , 已经开始在钓空子了 。
接下来 , 是一枚又一枚轮番输出 , 而且是一枚玉玺带动一整场拍卖会 , 其他所有拍品都跟着沾光 , 总成交额很大 。
这一局 , 做的十分成功 。
因为接下来短短时间内 , 清宫玉玺玉玺接二连三的在国际拍卖市场中出现:
2009年4月 , 巴黎拍卖了一枚清乾隆“九洲清宴之宝”玉玺 , 被华人1680万人民币买下 。
2009年6月一枚‘康熙御笔之宝’蟠龙玉玺 , 以人民币接近六千万的惊人的成交天价 。
2009年9月 , 纽约拍卖了一枚清乾隆田黄玉玺 , 据说以超过四千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 2009年11月5 , 乾隆玉玺“八徴耄念之宝”被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的天价拍出 。
炒完青花瓷 , 再炒玉玺 , 佳士得与苏富比轮番上阵 , 其目的不言而喻 。
据联合国组织不完全统计 , 仅海外二百多家知名博物馆中就收藏中国文物164万件 , 而民间收藏大约是馆藏的十倍 。 最保守的估算 , 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也在1700万件以上 。
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中国现有的馆藏文物总数 , 也超过中国境内民间收藏文物数量 , 其中以中国古瓷为最典型的代表!
英国拍卖行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抗议,对此你怎么看?】而境外的这一次次的炒作 , 实际上是给西方收藏的中国文物带来了一次涨幅巨大的重新估值 , 推向市场后不亚于二次掠夺 。
它也有意无意的引起了境内盗墓贼以及文物走私的猖獗 , 境外拍卖的东西 , 不一定是历史上丢失的 , 也有近年盗墓贼通过各种途径走私出境的 , 然后又通过这样的方式 , 卖给国内的收藏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