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南药扬四方 药食同源助养生( 三 )


民间还盛传一些客家凉茶歌谣 , 如:客家来自“山旮旯(山区)” , 青山绿水出凉茶;本草纲目来搭配 , 老人“细俚(小孩)”都中意 。
“仙人粄”是客家凉茶的另一种形式 。 由仙人草制成膏状 , 形状、色泽、口感似龟苓膏 。 仙人草性寒、甘、淡凉 , 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暑等功效 , 用于治疗中暑、糖尿病、高血压等 。 2009年平远县被授予“中国仙草之乡”的称号 , 目前为我国仙草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
在用药饮食之余 , 客家人还会将草药制成药浴和足浴 。 梅县城北农村妇女坐月子时 , 用枫树枝叶煎水洗澡 , 起祛风之效 。 在大埔乡村 , 村民冬天常用萝卜嫩叶煎水泡脚治疗冻疮 。
青山绿水廿万顷 , 十里常逢百岁人 。 2020年梅州成为中国第二个获得“世界长寿之都”称号的地级市 , 客家中医药文化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中医药与客家人生活的深度融合 , 成为客家人保健养生的重要手段 。 ”张京维说 。
声名远播
海外谋生传扬客家中医药文化
在岭南地区定居后 , 为谋生计 , 部分客家人远离家乡、远离国家 , 开启了下南洋之路 。
此番离去 , 不知又要经历多少磨难 , 家人为游子准备了厚厚的包裹 , 其中就不乏常用中草药 。
作为闽粤要冲 , 梅县区松口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的首站 。 “据松口镇老一辈的人回忆 。 祖辈们下南洋除了必要的充饥食物和御寒衣物外 , 中医药也是必不可少的物品 , 作防身之用 。 ”为了解客家民间的中医药文化 , 肖文评曾寻访梅州各地 。
东南亚地区气候炎热 , 殖民时期大量苦力在开发种植园或矿山时遭遇动物袭击 , 苦工常常因受热、受累、受袭或水土不服而牺牲 , 当地疟疾、霍乱流行 , 医疗缺口大 , 对中医药等救治方法需求迫切 。
客侨到达东南亚后 , 将所带去的中医药与中医知识与当地人共享 , 深受当地人欢迎 。
渐渐地 , 东南亚各国由客侨开起的中药材店越来越多 。 如原籍梅州梅县的万石泉在槟城椰脚街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中药店仁爱堂 , 他的后裔发扬先辈创业精神与遗训,使该店经久不衰 。
“据调查统计 , 新加坡的中药材店几乎都是大埔湖寮人开的 。 ”肖文评说 , 随着中医药在东南亚地区发展壮大 , 也吸引了许多中医师专门到东南亚谋生 , “中医药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 ”
中医药文化跟随着客家人翻山越岭来到岭南地区 , 也随着客家人漂洋过海传播至海外 , 是客家人治病保健最好的伙伴 , 也是客家人思乡的寄托 。
如今已定居广州的王威仪说 , 使用中医药已成为他日常习惯 。 “广州水土偏热 , 防暑、降温、祛火的药材必不可少 。 ”王威仪说 , 他每次回家都会从家乡捎上鱼腥草、绵茵陈、溪黄草、穿心莲等药材 , “而我那些已定居海外的亲戚 , 每次回来也少不了带上大量中药材 。 ”
虽然西医已广泛应用 , 但依旧不影响客家人对中医药的喜爱 。
如若去客家人家里做客 , 会发现屋子里悬挂着药草 , 起到驱虫的效果;盛情款待的餐饮中必定有药膳汤 , 他们能准确说出每道药材对身体起到怎样的效果;在盛夏时节 , 他们会从冰箱里拿出冰凉凉的仙人粄给你消暑止渴……
而如今在大埔高陂、茶阳等镇 , 每逢端午节前后 , 当地人还会开设中药材圩日 , 吸引着周边人采购 , 是当地每年最热闹的圩日 。
近年来 , 梅州市也加大了对中医药的保护力度 , 相继出台各项政策措施 , 壮大中医药产业 , 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范围 , 挖掘中医药大师等 。 作为民间的珍宝 , 客家中医药正逐步走向正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