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经常喝几坛酒却不会醉,难道他们的酒量很好?其实是酒的问题

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饮品 , 无论是请客吃饭还是走亲戚送礼都离不开酒 , 甚至还因此出现了酒文化 。 不过酒也分很多种 , 有白酒、红酒、啤酒等 , 不同品种的酒度数都有所不同 。 而且酒这东西也是因人而异的 , 有些人可以千杯不醉 , 有些人却沾酒就醉 , 所以大家喝酒还是应该量力而行 。 不过也有人好奇 , 到底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有什么不同 , 为何古人可以喝几坛都不醉呢?
古人经常喝几坛酒却不会醉,难道他们的酒量很好?其实是酒的问题
文章图片
其实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最大差别就是度数不同 。 就拿白酒来说 , 白酒是用粮谷作为原材料 , 再加入曲和酵母进行腌制发酵 , 最终形成的一种蒸馏酒 , 所以白酒又叫烧酒 。 现代的白酒就没有低于四十度以下的 , 有些白酒的度数甚至达到了70多度 , 对于不会喝酒的人来说 , 完全可以一杯就把他醉倒 。 但反观古代的白酒却不同了 。
古代酿酒技术的始创者是杜康 , 所以现在才会有“杜康酒”一说 。 据说杜康制酒也是源于一次偶然机会 。 有一次 , 杜康将剩饭倒入了一颗被蛀空的空心桑树中 , 之后他就忘记了这件事 。 谁知道 ,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 , 米饭经过自然发酵 , 竟出现了一种液体 , 还散发出香味 。 杜康出于好奇 , 便尝了尝 , 没想到味道极为甘甜 , 好喝极了 , 于是便称之为酒 。 之后 , 经过人们的不断研究和制造 , 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技术 。
古人经常喝几坛酒却不会醉,难道他们的酒量很好?其实是酒的问题
文章图片
不过 , 古代的酿酒技术还比较落后 , 很多工艺也很不完善 , 所以他们无法提取出高纯度的白酒 。 切确地说 , 古代的酒大部分都是酿造酒和发酵酒等 , 其度数一般就是在10度或十多度左右 , 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啤酒 , 试想想如果是喝啤酒的话 , 很多人应该都能够喝得下几瓶吧 。
古代的白酒度数一直到了宋朝时才有所提升 , 但也仅仅是提升了几度而已 , 完全没有达到现代白酒的度数 。 所以当初在景阳冈上 , 武松连续喝十八碗酒也没有醉 , 事实上 , 当时的酒度数也就在15度左右 , 就算是换作现在 , 很多人也能喝得下十碗八碗 。
古人经常喝几坛酒却不会醉,难道他们的酒量很好?其实是酒的问题
文章图片
要说古代的酿酒技术真正得到提升还是在元朝时期 , 众所周知 , 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 , 他们世代生活在北方的草原上 , 天气寒冷 , 需要喝高浓度的酒来保持身体的温暖 , 所以蒙古人几乎人人都会喝酒 。 后来 , 蒙古人来到中原 , 便把酿酒技术也带了进来 , 此时他们已经发明出使用蒸馏的方法来提高酒的度数了 。 不过当时的中原人喝习惯了低度数的酒 , 根本喝不了高浓度的蒸馏酒 , 所以这种白酒在当时并不受欢迎 。
古人经常喝几坛酒却不会醉,难道他们的酒量很好?其实是酒的问题
文章图片
不过虽然高浓度白酒不受欢迎 , 但蒙古人为了彰显他们的民族文化 , 依然将这种高浓度白酒列为了百酒之首 , 并逐渐取代了低浓度的酿造酒 。 元朝灭亡后 , 明朝时期 , 低浓度酿造酒又得到了复兴 , 可是在明朝灭亡 , 清军入关后 , 高浓度酒再次卷土重来 。 这很好理解 , 因为满人也是游牧民族 , 他们自然也更加钟爱高浓度的酒 。 至此以后 , 这种高浓度的白酒就逐渐占据了整个市场 , 直至今日 , 再也没有改变过 。
古人经常喝几坛酒却不会醉,难道他们的酒量很好?其实是酒的问题
文章图片
古人经常喝几坛酒却不会醉,难道他们的酒量很好?其实是酒的问题】不过古人之所以能够喝几坛酒而不醉 , 除了因为酒的度数低以外 , 还有计量单位的不同有关 。 众所周知 , 古代的一斤是16两 , 而现代的一斤则是10两 , 乍一看 , 古人的计量单位比较大 , 但事实上 , 他们并没有那么准确的数字 , 所以他们的一坛酒其实并不满 , 大概也就是三斤左右 , 而几坛酒大概也就是10来斤 , 再加上酒的度数又低 , 只要会喝酒的人 , 几乎都醉不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