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周国屏:巧手匠心,献礼北京冬奥

冬奥开幕日 , 正逢立春时
举国同庆 , 共襄盛事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周国屏
以一双巧手、一颗匠心
用满怀诚意的创意设计作品“奥运塔”
为冬奥献礼、向祖国致敬
“虽志在参与 , 但尽力做到最好 ,
得奖是意外收获!”
得知与团队创作的作品“奥运塔”
获“第三届全国学校冰雪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
周国屏如是说
参与便是有力的支持
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
周国屏受邀参与颁奖礼仪服饰设计工作
获奥组委颁发的
“北京2008年奥运会颁奖礼仪服饰设计纪念奖”
这给予了周国屏极大鼓舞
也成为他参与本次大赛的动力源泉
时隔十四年
奥林匹克之火在首都北京再度点燃
也燃起了周国屏作为艺术设计者的创作激情
收到以“筑梦冰雪·相约冬奥”为主题的
全国冰雪创意设计大赛通知后
学校领导迅速组织鼓励师生参与
尽管由于成长在岭南地区
周国屏对冰雪运动并不熟悉
但他毅然决定参赛
在他看来
积极参赛便是
对北京冬奥会和国家发展冰雪事业
最有力的支持
从一纸方案到逐步成型
怀揣着爱国情怀与学校的殷殷嘱托
周国屏迅速召集学院万少锋、潘倩莹
两位有才干的青年教师组建团队
“我主要构思创意、绘制草图 ,
两位老师则在技术制作上提供支持 。 ”
三人默契配合、合作无间
经过反复讨论与推敲
作品才从一纸方案逐步打磨成型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周国屏:巧手匠心,献礼北京冬奥
文章图片
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装置
“奥运塔”状似雪山塔松
置于顶端的冬奥会会标突出主题
塔身抽象的镂空图案
代表各项冬奥会运动项目
五种颜色源于奥运五环标志
跳跃鲜明的色彩、独具风格的造型
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
成功的作品背后
总是千锤百炼
回忆设计创作之初
周国屏也曾一度“犯难”
“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 ,
我在脑海中不断地构思创意 ,
甚至梦中也在寻觅灵感 。 ”
因不熟悉冰雪运动和冰封雪盖的北国冬天
周国屏转而开始了解
奥运会举办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最终 , 功夫不负有心人
冰雪运动极具特色的景物——
雪山与塔松
为周国屏的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周国屏:巧手匠心,献礼北京冬奥
文章图片
如何让创意落地
成为周国屏及团队面临的又一难题
连日来设计团队精心选材、巧妙构思
考虑到实际包装运输与陈列摆放问题
“奥运塔”整体呈四棱锥形
结构稳定可折叠同时具备较强伸缩性
既能充当室外大型的“现代雕塑”
又可作为室内场馆装置或桌面摆设
极大拓宽了作品的应用领域
而为适应北方冬季凛冽的寒风
塔身创新地采用镂空图案设计
能有效降低户外风的阻力
作品整体简洁而不失细节
实用而兼具艺术感
匠心设计 , 潜心育人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周国屏:巧手匠心,献礼北京冬奥
文章图片
多年来周国屏始终深耕于
自己所热爱的设计创作领域
与此同时
他也不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使一代代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
我的智慧与能量也获得了倍增 ,
意义重大 。 ”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周国屏:巧手匠心,献礼北京冬奥
文章图片
周国屏时常鼓励学子们
在完成学业、夯实基础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