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秋尽 冬未隆 正是养藏时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残秋尽 冬未隆 正是养藏时
文章图片
11月7日 , 我们将迎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 。 自此 , 万物进入休养、闭藏状态 , 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冬季阴雨寒冻转变 。 “冬不藏精 , 春必病瘟 。 ”冬在五脏应肾 , 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 。 因此 , 立冬之后 , 养生应以养藏、补肾为主 。
起居重防寒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采访人员张丽霞?
寒冷是冬季的气候特征 。 寒为阴邪 , 常伤阳气 , 立冬开始应注意敛阴护阳 , 关键是做好身体的保暖与避寒 。 外出时 , 要防止寒邪侵袭 , 人体如受寒凉刺激 , 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 这也是冬季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多发的原因 。 此时户外活动应在太阳升起、气温相对较高时进行 , 锻炼时不要剧烈活动 , 应避免大量出汗而导致的阳气外泄、耗损精气 。 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施学清说 , “秋收冬藏” , 立冬后养生要遵循自然规律 , 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 , 宜早睡晚起 , 保持身心愉快 , 尽量以晚上10:00—10:30处于熟睡状态为宜 , 但是早上起床的时间需要稍微延后一些 。 另外 , 大连秋冬季风比较大 , 平时需要注意适当添加衣物 , 避免风寒 。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希望广场儿童院区中医科专家矫承媛说 , 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 , 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 , 一旦受寒 , 就会损伤阳气 , 所以暖背尤其重要 , 最好在立冬后穿一件贴身棉背心 。 足部作为人体最远端 , 脂肪薄、保暖能力差 , 一定要注意保暖 。 冬季穿鞋要防过紧、过松、过薄 , 袜子以棉袜为好 , 平时多活动足部 ,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 , 水温以40℃左右为宜 , 时间在10分钟左右为佳 , 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
饮食应温补
?丁文军?
残秋尽 冬未隆 正是养藏时】除了做好避寒保暖外 , 立冬后的饮食也应注意 , 宜少食生冷食物 , 注重摄入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的高热量食物 , 适当增加奶类、蛋类、禽畜肉类、鱼虾类、豆类、粮食类等食物摄入量 , 可增加机体代谢产生热量 , 增强体质抵御寒冷 。 “冬天进补 , 开春打虎 。 ”冬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 , 中医认为 , 此时适宜摄入温热性食物 , 如羊肉、牛肉、糯米、高粱、栗子、大枣、核桃仁、桂圆、韭菜、生姜等 , 可食用红枣花生粥、糯米红枣粥、桂圆粥、生姜羊肉汤、萝卜炖羊肉、牛肉汤、土豆炖牛肉等 。
羊肉是常见的进补食物 , 其性温 , 能补元阳 , 暖中补虚 , 补中益气 , 可以补阳气抗寒冷 , 是适合冬季补阳的食物 。 如存在血虚气虚等症状 , 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血补气 , 可用当归、阿胶、熟地、桑葚 , 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滋补中药 , 以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 。
中医认为冬季对应的脏腑是肾 , 肾为先天之本 , 主一身之阳 。 肾藏精 , 这些精气不但包括父母遗传、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精 , 还包括五脏所化生的后天之精 。 寒为阴邪 , 易伤阳气 , 损害肾脏 , 故立冬后饮食应注重养肾 , 此时可选择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 , 如牡蛎、干贝、海参、甲鱼、山药、枸杞、芡实、核桃、黑豆、黑芝麻、黑米、栗子、腰果等 。 可食用山药炖羊肉、山药粥、核桃枸杞粥、黑芝麻核桃粥、栗子粥、黑豆粥、黑豆炖乌鸡等 , 以补肾藏精 。 鸭肉性甘平 , 味微咸 , 不属于大热之品 , 入肺、脾、肾经 , 符合初冬的养生原则 , 鸭肉还有补气益阴、利水消肿的功效 , 可治疗虚痨病、咳嗽、水肿等病症 , 是初冬季节平补的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