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昭觉完成两次历史性跨越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70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昭觉完成两次历史性跨越
文章图片
昭觉县卫星图像拍摄时间:2017年1月26日
国星宇航供图
1950年4月7日 , 昭觉县迎来解放 。 两年后的10月1日 , 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州)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 首府驻地昭觉县 。
70年来 , 在党的领导下 , 昭觉人民“翻身奴隶把歌唱” , 在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奔向小康 , 如今 , 正走上“凉山老州府·彝乡幸福地”的乡村振兴之路 。
贫困发生率从31.8%降至0
1956年1月24日 , 在昭觉县举行的凉山州第一次劳动人民代表大会上 , 王少民高举大锤砸碎铁链 , 开启了凉山州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 。 通过3年民主改革 , 凉山州共解放受压迫民众165万人 。 22年后 , 四川撤销西昌地区建制 , 将其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 州府从昭觉迁驻西昌 。
吉克史毅是从悬崖村走出来的第一个在职博士生 。 他的家乡 , 一度因村民靠藤梯出行令全国人民感到揪心 。 当年 , 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 , 毅然回来建设家乡 。 如今 , 乡亲们出行的路变成了2556级钢梯 , 122个家庭搬进了县城周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 出路也更多了 。
悬崖村的改变 , 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 透过悬崖村 , 也可展望凉山彝区的美好未来 。
到2020年 , 昭觉县22217户10234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 贫困发生率从31.8%降至0 , 实现了昭觉彝族群众从民主改革站起来到全面小康富起来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
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2016年10月 , 火普村全村贫困户搬进了新房子 。
村里的新鲜事不断 , 次年 , 有了西门塔尔牛、高山草莓、大棚蔬菜、高山蓝莓 , 还有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菌菜轮种”的种植模式 , 村民收入节节高 。
数据最能看出变化:2018年 , 昭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430元、9129元;2020年 , 昭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513元、10195元;2021年 , 昭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176.46元、12508.82元 。
收入“三级跳”的背后 , 是拔节成长的城市 , 是日子越过越好的人民 。
过去 , 贫困是昭觉的标签 , 现在说到昭觉 , 到“彝族文化走廊”“彝族服饰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去旅游 , 成了新期待 。
“加快建设民族地区全面脱贫后高质量发展先行县”是昭觉在乡村振兴阶段的新目标 , 当地还许下这样的雄心壮志:到2025年 ,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要高于同类民族地区平均水平、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
70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昭觉完成两次历史性跨越】张崇宁阿克鸠射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采访人员席秦岭周翼罗石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