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医院,7次递表,这家医疗集团“改名”冲刺IPO

10月31日 , 来自浙江温州的民营口腔连锁美皓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表申请主板IPO 。 这不是一家新企业 , 其原称为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 继2020年2月首次递表后 , 现为第7次递表 。
(关注我带你深度了解医疗行业哦)
5家医院,7次递表,这家医疗集团“改名”冲刺IPO
文章图片
美皓医疗目前在温州拥有和运营5家民营牙科医院 , 截至2022年5月31日 , 旗下有53名持牌执业牙医、74名护士、46名其他医学专业人员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 按2021年的收入计算 , 美皓医疗是温州最大私人牙科服务提供商 , 分别占据了温州民营牙科、牙科医疗总市场约25.2%、13.2%的份额 。
美皓医疗的营收高度依赖当地市场 , 并且其产业链全部集中在温州 , 旗下5家医院中 , 仅有温州医院公司创造的收益占比超七成 , 这都不是有利于冲刺IPO的因素 。 但美皓医疗对上市的“执念”可谓是越挫越强 , 这次改名递表能产生蝴蝶效应吗?
5家医院,7次递表,这家医疗集团“改名”冲刺IPO
文章图片
5家医院,7次递表,这家医疗集团“改名”冲刺IPO
文章图片
无法再偏安温州 , 急于上市扩张
从发迹至今 , 美皓医疗从未走出温州 。
上世纪90年代 , 温州因大同巷“牙科诊所一条街”在江浙出名 。 美皓医疗背后的王氏兄弟之父王筱君 , 曾在温州大同巷开设牙科诊所 。
据天眼查显示 , 1998年 , 美皓医疗创始人王晓敏之兄王晓峰 , 创立温州牙科医院(现“温州牙科医院有限公司”)并全市首开烤瓷牙、贴牙片业务 , 迅速将医院发展壮大 。 直至2004年 , 王晓敏成为医院实际控股人 。
截止到2018年 , 温州地区民营诊所数量已经超过400家 。 尽管美皓医疗旗下有且只有5家医院 , 却在当地医疗圈成为“地头蛇”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 按2021年收益计 , 在温州当地 , 美皓医疗以25.2%的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 。 这个数字超过了温州第二至第五大私人牙科服务提供商的市场份额总和 。
5家医院,7次递表,这家医疗集团“改名”冲刺IPO
文章图片
过去 , 偏安一隅足矣 。
温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个体经济兴起 , “万元户”的说法就是从温州而起 。 温州归国华侨、外籍人士也多 , 这些都为牙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
根据温州统计局的数据 , 2021年温州GDP达到7585亿元 , 仅次于杭州和宁波 , 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列第30名 。 根据最新招股书 , 2017年到2021年间 , 温州的牙科医疗市场规模由5.13亿元增至7.95亿元 , 这个数字在未来五年内还将持续保持增长 。
这就是偏安于温州的“中国口腔医疗集团”能够站稳脚跟、争取赴港上市的主要原因 。
但再有钱的温州 , 也会有落伍的时候 。
依靠民营经济起步的温州 , 没能在新经济的浪潮中踏准步伐 , 先后错过了互联网、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 , 发展速度慢了下来 。
作为指标之一 , 牙科是温州经济的晴雨表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到2021年间 , 美皓医疗的年收益在增长 , 由8320万元上升至1.05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17% 。 发迹杭州但医院遍布两湖江浙云等地的通策医疗 , 近5年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 。
(好医工app覆盖1.57W+医院 , 5000+的课程 , 1000多场直播 , 800+医疗行大咖交流互动)
5家医院,7次递表,这家医疗集团“改名”冲刺IPO
文章图片
这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差距 。
同时 , 中国口腔靠着一家核心的温州医院苦苦支撑着业绩 。 在过去的三年里 , 温州医院所获收益在总营收中占比均达到70%以上 , 最高时曾突破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