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探花郎迫于形势一度降清,受母训斥,幡然醒悟,拔剑抗清( 二 )


李成栋袭破广州之日 , 陈子壮不幸落入清军之手 , 迫于母陷不得不剃发诈降 。 但这次诈降让他的母亲大为伤心 , 陈子壮自己也后悔莫及 , 不久潜逃匿藏于南海九江村(今南海九江镇) 。
张家玉 , 字玄子 , 号芷园 , 广东东莞万江镇人 。 张家玉家境虽然贫寒 , 父母在对他的培养上却毫不吝惜钱财 。 张家玉面如冠玉、天资聪敏 ,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考取进士 , 授为翰林院庶吉士 , 其不仅精通经文诗词书画 , 而且“好击剑 , 任侠 , 多与草泽豪士游” 。
因为太过任侠豪爽 ,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 , 李自成大军才刚刚进入北京 , 张家玉便主动投入大顺军中 , 称要为大顺政权效力 。
从这一点上说 , 张家玉算是一个有节操“污点”的明朝官员 。
不久 ,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 , 旋即撤师西去 , 张家玉又改投入弘光政权 , 却被指为曾变节投贼而锒珰入狱 。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 , 清兵攻破南京 , 隆武帝即位于福州 , 张家玉被授为翰林院侍讲 , 兼编帝王起居注 。
七月初一 , 隆武帝亲征江西 , 张家玉又得改任为兵科给事中 , 受命到广东潮、惠二州筹饷招兵 , 招有精壮万人组成五个营 。
不久 , 隆武帝在汀州被杀 , 张家玉刚建立起的新军 , 缺粮少饷 , 只好解散 , 其本人于八月回到东莞家乡 。
陈邦彦信邀陈子壮、张家玉起兵 , 就是看准了他们两人在民间的号召力 。
陈邦彦写给张家玉的信中 , 慨然说:“能不能成功 , 在于天;能不能克敌 , 在于形势 。 现在圣上流亡 , 桂林危如累卵 。 我们如若牵制住清兵使其不得西顾 , 则浔州、平乐之间可保安全 , 我们努力在这儿作战 , 可以让圣上在西边建功 。 ”(“成不成 , 天也;敌不敌 , 势也 。 方今乘舆播迁 , 桂林危如累卵 。 得牵制毋西 , 浔、平之间庶可完葺 , 是我致力于此 , 而收功于彼也 。 ”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二十五《陈邦彦传》)
佟养甲、李成栋所部清军其实只有四千一百余名 , 再加上从福建收编的原郑芝龙旧部 , 加起来 , 也不过一万余人 , 兵力并不算多 。
而自占领了广州 , 入粤清军便一分为二 。 其一由李成栋率领 , 往西追杀永历君臣;另一由佟养甲所领 , 坐镇广州 。
偏偏 , 绍武政权已亡、永历政权已去 , 广东大部分府县都处于无主状态 。
佟养甲一看形势之么好 , 就分兵四出 , 占城略地 。
短短几个月 , 就把包括琼州府(今海南省)在内的广东十府之地全部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 ,。
这样一来 , 广东的清军留守部队大为分散 , 各支部队兵单力薄 。
二月初十日 , 陈邦彦在甘竹滩发起义军数万人并于大败清军水师 , 击毙降清总兵陈虎 , 焚毁清方船只一百余艘;十一日 , 取海道由珠江攻广州进攻广州 。
陈子壮、张家玉也在广州附近举义师与陈邦彦遥相呼应 , 互成犄角之势 , 准备收复广州 。
清两广总督佟养甲吓得关闭城门 , 连遣使者檄令李成栋火速回援(陈恭尹述《兵科给事中赠资政大夫兵部尚书先府君岩野陈公行状》 , 见《独漉堂集》补遗 。 《明清史料》) 。
李成栋不敢怠慢 , 星夜回师 , 直袭甘竹滩 。
甘竹滩乃是义师的大本营 , 安置义师眷属所在 , 李成栋此举也是围魏救赵之计 , 义师被迫撤退 。
这样 , 广州之围虽解 , 但桂林之危也暂时消除 。
这就是瞿式耜等人左等李成栋不来、右等李成栋不来的原因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万历朝探花郎迫于形势一度降清,受母训斥,幡然醒悟,拔剑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