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代谢》:中山一院团队发现肝癌发病新机制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 RNA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其中N6-腺苷酸甲基化(m6A)是最常见的一种[1] 。 但核糖体RNA(rRNA)的m6A修饰在癌症中发挥的功能以及其分子机制并没有被完全阐明 。
近日 ,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水宾、匡铭和彭穗领衔的研究团队 , 在著名期刊《自然·代谢》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2] 。
他们发现 , 甲基转移酶METTL5介导的18SRNAm6A修饰的丢失 , 能够抑制80S核糖体的组装聚集 , 进而降低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s翻译 , 其中包括乙酰辅酶A合成酶家族成员(ACSL) 。 另一方面 , ACSL4亦能够通过调控脂肪酸的代谢 , 进而影响METTL5的功能 。 体内靶向ACSL4与METTL5可以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
该项研究阐明了rRNA的表观遗传修饰与mRNA的翻译以及脂肪酸代谢之间的关系 , 为肝癌靶向治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分子基础 。
《自然·代谢》:中山一院团队发现肝癌发病新机制
文章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核增大、核仁结构异常的特征 , 这些不同于寻常细胞的特征使肿瘤细胞能够快速无限地繁殖 。
其中 , 核仁在rRNA的转录与核糖体的生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伴随着核仁结构的异常 , 肿瘤细胞内同时会发生核糖体生成与mRNA转录失调 , 从而快速合成癌细胞增殖所需的蛋白 。 然而 , 引起肿瘤细胞的核糖体生成异常的原因尚未查明[3-4] 。
这件事要想整明白还有点儿难 , 毕竟核糖体的生成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核糖核蛋白需要包裹住rRNA , 进而构成基因转录翻译的主要场所 。 我们目前掌握的线索是 , 核糖体生成的过度激活会造成mRNA的异常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改变 , 从而使细胞代谢过程重塑 , 并逐渐转化为癌细胞[5] 。
《自然·代谢》:中山一院团队发现肝癌发病新机制
文章图片
避难就易 , 或许我们可以从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RNA着手调查 。
rRNA是否会通过影响核糖体的生成而引起癌症的发生呢?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 , 不同RNA的转录后修饰与基因的表达及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 只不过 , 虽然rRNA占据细胞总RNA的80% ,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mRNA修饰与肿瘤的关系上 , rRNA的修饰在rRNA加工和癌症中的作用知之甚少 。
已知rRNA的m6A修饰通常由不同的酶催化 , 并发生在特异的位点上 , 其中甲基转移酶METTL5和ZCCHC4分别介导18SrRNA的1832位点和28SrRNA的4220位点上的甲基化(m6A1832 , m6A4220)[6-7] 。 那么 , rRNA的m6A修饰在细胞乃至生命体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
研究人员首先对TCGA数据库中20种癌症类型进行分析 , 发现甲基转移酶METTL5和与它的相互作用蛋白TRMT112在80%的癌症类型中高表达 , 其中包括肝细胞癌(HCC) 。 此外 , METTL5-TRMT112的表达与HCC的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肝癌细胞系和HCC肿瘤患者的样本检测与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 。
《自然·代谢》:中山一院团队发现肝癌发病新机制
文章图片
△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METTL5-TRMT112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 , 且与肝癌的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 , 在肝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ETTL5能够显著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 。 同时 , 动物水平上的小鼠体内成瘤实验与细胞体外克隆形成实验结果一致 。 相应的 , 敲低METTL5的表达 , 肝癌细胞生长增殖与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抑制 , 凋亡细胞比例增高 。 另外 , 功能获得与功能缺失实验 , 均表明了METTL5的促癌作用 。
《自然·代谢》:中山一院团队发现肝癌发病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