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时间到,专家有“膏”招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冬令进补”时间到,专家有“膏”招
文章图片
“冬令进补”时间到,专家有“膏”招
文章图片
一转眼 , 11月7日即将迎来立冬节气 。 “秋冬进补 , 来年打虎” , 说的正是秋冬季节是最好的进补季节 。 此时善于进补 , 可为来年的身体打下坚实基础 , 远离疾病 。 然而 , 哪些人应当补起来?秋冬到底又该如何进补呢?本期大咖健康课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邀请到南京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医师杨勤 , 一起聊聊有关“秋冬进补”那些事 。
通讯员夏凡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吕彦霖/文吴伟龙/摄
诊室故事
滋阴补肾为更年期女性解决潮热问题
说到秋冬进补 , 膏方就是其中一员“大将” , 具有营养滋补和预防治疗综合作用 。 稠厚的膏滋方药性较缓和 , 药力持久 , 通过调整人体气血阴阳 , 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 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等多种作用 。
46岁的市民沈女士近来总是感到自己潮热、出汗 , 没干点什么活儿可手心脚心发热 , 情绪上也总是感到烦躁 , 潮热出汗 , 腰酸头昏 , 睡眠差 , 就诊后经过中医辨证 , 杨主任诊断出沈女士是典型的更年期症状 。 患者舌质光红、两颧潮红、舌苔少 , 脉象也是细弦 , 属于阴虚火旺型的体质 , 也是因为更年期激素水平改变的关系造成的常见体质 。
针对沈女士这样的症状 , 可以用一些滋阴、补肾、清热且疏肝安神的中药调养 。 我们可以选用一些经典方剂作为膏方的基本方进行加减 , 比如滋肾阴六味地黄丸、补血养血的四物汤 。 ”
同时 , 杨勤主任介绍 , 膏方以中药为底 , 需要添加能够出膏的滋补辅料 , 如饴糖 , 甚至可以添加一些胡桃、大枣、芝麻等食品 。 膏方既有药用作用 , 口味上也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 ”
专家解读
秋冬进补不适合所有人虚性体质者要抓住进补好时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立冬之后 , 世间万物都进入到了收藏蛰伏期 。 而秋冬进补则是顺应了季节的要求 , 这个时候进补可以减缓新陈代谢 , 避免体力的过度损耗 , 营养物质易被吸收和蕴藏 。
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中医将人的体质大致分为九类 , 哪几类人最需要抓住进补的好时节?《黄帝内经》有言“虚则补之 , 实则泻之” 。 杨勤主任表示 , 秋冬进补最主要针对偏颇体质、气血阴阳亏虚的人群可以进补 , 如肺气虚频繁感冒且不易康复的、脾虚胃肠功能变差 , 以及一些慢性病患者也适合在此时进行调养 。 还有老年人群也是调养的重点人群 , 随着年纪的增长可能各方面身体机能在逐渐退化 , 按中医理论讲气血、阴阳各方面都开始削弱 , 也可以在此时进补强身 。
进补虽好 , 可并非人人都适合 , 如果强行进补稍有不慎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 秋冬进补主要针对体质较差、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 , 对于身体强壮的人、特别是湿热体质的人来说 , 显然就不太推荐 。 特别是一些男性 , 饮酒抽烟 , 比较胖 , 饮食大部分都是肥甘厚腻的食物 , 体质痰湿、痰热偏重、舌苔黄腻的这种湿热症偏重的人 , 实际上本来就容易胃满腹胀不想吃饭 , 此时再用一些滋腻碍胃的滋补的药物就很容易影响消化 。
进补也需“定制化” ,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今 , 养生无疑是个热门话题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 , 也有不少年轻人加入养生的行列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市面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不少店铺售卖阿胶糕、固元膏、各种成品膏方等等养生产品 。 那么专家是否推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