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农村“小苹果”出口东南亚的前后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国北方农村“小苹果”出口东南亚的前后
文章图片
图为当地生产的小苹果 。 陈晓云供图
赤峰11月4日电题:中国北方农村“小苹果”出口东南亚的前后
作者李爱平陈晓云
61岁的邓爱军做梦都没想到 , 村中出产的小苹果居然会得到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客商的青睐 。
这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的党总支书记 , 11月4日与采访人员对话时 , 依然感觉“不可思议” 。
林西县新城子镇是国家级特色小镇 , 当地林果产业远近闻名 , 而邓爱军所在的七合堂村盛产的小苹果因其果汁香甜 , 可谓当地独一份 。
“村里的小苹果‘喝’的是雨水 , ‘吃’的是农家肥 , ‘洗’的是日光浴 , 果实色泽红亮、糖分足 , 口感非常好 , 深受市场欢迎 。 ”邓爱军谈起村中的小苹果金句不断 。
中国北方农村“小苹果”出口东南亚的前后
文章图片
图为当地生产的小苹果 。 陈晓云供图
官方介绍 , 共有380多户村民的七合堂村 , 目前共种植7300亩小苹果 。 通过种植小苹果 , 现在户均年收入就有3万元至4万元(人民币 , 下同) , 家家户户住上了砖瓦房 , 私家车也很普遍 。
中国北方农村“小苹果”出口东南亚的前后】七合堂村最早开启小苹果种植模式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 形成规模是在2018年 。 邓爱军凭借和各地客商打交道的经验 , 主动做起村里小苹果销售经纪人 。
当地小苹果之所以吸引东南亚客商的青睐 , 还有一段小故事 。
2018年 , 作为经纪人的邓爱军在与辽宁客商聊天时得知 , 东南亚客商非常喜欢小苹果 , 苹果越小越好卖 。
邓爱军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 , 于是主动出击联系了出口商 。 “我带着果品 , 和对方足足谈了两天 , 终于谈妥合同 。 通过严把质量关 , 让我们村的小苹果实现了论个儿卖不论斤卖 , 把销售价格整整翻了一倍 。 ”
从2018年迄今的4年间 , 撬动海外市场的七合堂村每年销往东南亚的果品都在3000吨左右 。
在打开海外市场的同时 , 当地利用电商平台推进“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 拓宽销售渠道 。
崔永慧是当地的电商达人 , 她介绍 , 自己承包了1000亩土地种植果树 , 果子成熟时就会开直播进行线上销售 。 直播一至两个月就能销售出10万斤小苹果 , 销售额达40万元 , 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等地 , 有不少老顾客还经常复购 。
崔永慧说 , 一个个订单从四面八方“飞进来” , 一个个果子由内到外“走出去” , 只要大家认可了 , 销路自然不用愁 。
她说 , 如今 , 七合堂村正借助小苹果等产业开启乡村振兴梦想 。 (完)
中国北方农村“小苹果”出口东南亚的前后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