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万步不等于运动一万步,科学运动,要注意这几点

自从微信有了记步数功能后 , 还做了步数排行榜功能 , 激励了不少人 , 每天增加运动量 , 只为登上步数榜第一名 。
因为步数第一既可以锻炼身体 , 又可以荣登运动榜 , 所以榜一的人一般日行步数都在万步以上 。
手机一万步不等于运动一万步,科学运动,要注意这几点
文章图片
但是手机中显示一天走一万步并不能和运动一万步挂钩 , 运动效果可能也达不到锻炼标准 。
01
很多人都被手机步数“骗”了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 , 走路这项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延长寿命 。
每周步行大于4小时的65岁的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个小时的同龄人 ,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少69% , 病死率减少73% 。
手机一万步不等于运动一万步,科学运动,要注意这几点
文章图片
而且早在微信运动问世之前 , 就有很多机构提出过提出过“日行一万步的口号”比如美国运动医学会和美国疾控中心 。
所以日行万步真的会对身体大有益处 , 但是我们的微信运动所记录的步数都是来自于手机 , 手机稍微偏移 , 哪怕只是拿来手里玩乐时有所摆动 , 也会产生步数 。
手机一万步不等于运动一万步,科学运动,要注意这几点
文章图片
因此这样的步数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 对身体健康不会产生正面的效果 。
01
脱离强度谈步数效果打折
微信运动的步数 , 通常还包含生活步数 , 比如我们起身接个水、买个饭、上个厕所也都会产生步数 , 这些琐碎的步数 , 并没有什么健身效果 。
所以即使微信步数显示有一万步 , 真正有锻炼意义的可能只有2000步左右 , 这个运动量也是非常小的 。
手机一万步不等于运动一万步,科学运动,要注意这几点
文章图片
想要通过走路来让自己更健康 , 不能只看运动步数 , 更主要的是看运动强度 , 一般来说 , 连续行走30分钟以上 , 步数在5000以上才会有一定的健身效果 。
不过 , 走路虽然好 , 但中老年群体受体力、基础疾病的影响 , 还是不能有运动攀比心理 , 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 。
03
日行万步 , 膝关节没负担
与热衷走路的“暴走一族”相比 , 有一部分人更相信静养养生 , 认为运动会加剧关节磨损 , 少走才是在精心保养膝盖 。
但其实每天走上一万步 , 并不会影响膝盖 , 这个运动量在膝盖承受范围内 , 而且还能提高关节灵活度、预防骨质疏松 。
手机一万步不等于运动一万步,科学运动,要注意这几点
文章图片
研究也表明坚持适量运动的人比坐着不动的人关节炎风险降低23% , 而静养长时间不动 , 缺乏运动 , 人可能越来越胖 , 膝盖直立状态将承受更多的体重 , 才更容易出现病症 。
04
科学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
除了走路 , 运动还有很多选择 , 但不管是什么运动 , 想要科学安全地收获健康效果 , 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
在运动开始前 , 人体就像一台冷却的发动机 , 如果不经过预热就直接开始发动 , 就会容易运动受伤的风险 。
手机一万步不等于运动一万步,科学运动,要注意这几点
文章图片
所以不管是什么运动 , 开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工作 , 让身体慢慢适应再正式投入运动训练 。
2
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强度
对于年轻人来说 , 不管是高强度的无氧运动 , 还是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 几乎都没什么限制 。
手机一万步不等于运动一万步,科学运动,要注意这几点
文章图片
但对于体弱或上了岁数的中老年人 , 在运动的选择上就要考虑自己的身体是否可以承受这样的运动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