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黄芪是“补气之长”,如何吃效果最佳?3种方式不知道的建议看看( 二 )


1.补气
黄芪主入脾、肺二经,有补中益气升阳之功,凡肺脾气虚,食少便溏,咳嗽气促,倦怠乏力,或气不摄血,各种出血及崩漏,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等,均可选黄芪。临床黄芪常与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同用,以加强升提之力。
2.消水肿
黄芪具有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脾虚失运,水湿停聚而致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多与防风、白术等同用,如《金匮要略》之防己黄芪汤,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川芎|黄芪是“补气之长”,如何吃效果最佳?3种方式不知道的建议看看
文章插图
3.止汗
黄芪具有很好的益卫固表作用,是治疗表虚自汗要药。如配伍防风、白术,即玉屏风散,专治表虚自汗、易感冒者。配伍牡蛎、小麦、麻黄根,即牡蛎散,可治表虚之自汗或盗汗;配伍当归、生熟地、黄连、黄柏、黄芩,即当归六黄汤,治阴虚火扰之盗汗。
4.敛疮生肌
黄芪有良好的敛疮生肌之功,如黄芪配伍当归、穿山甲、皂角刺、川芎(即《外科正宗》透脓散),用于疮痈已成脓,外不易溃破且漫肿无头等症。若配伍人参、当归、熟地、川芎、茯苓、官桂等,可治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者,如内补黄芪汤。
5.缓解干燥
中医讲“脾气旺,津液生”,津液少多是因为脾气虚、不能化生津液造成的,因此健脾可以有效治疗此症。黄芪健脾益气,化生津液,通达阳气,可以使津液随阳气散布、上承,抵达肌肤及口、眼等部位,以养周身脏腑,再配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剂,不仅能明显改善口干、眼干、关节疼痛等症状,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
川芎|黄芪是“补气之长”,如何吃效果最佳?3种方式不知道的建议看看
文章插图
四、生黄芪和炙黄芪有何区别?如何选择黄芪有生黄芪和炙黄芪两种,炙黄芪主要以蜜炙为主,就是把生黄芪切片后,加蜂蜜炒制而成。生黄芪重在补卫气,兼以排脓止痛;而炙黄芪主要以补中气为主,即我们的脾胃之气,如遇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可与党参等合并使用。
张仲景有个著名的方子,对消化性溃疡的效果非常好,就是取炙黄芪和其他药物一起配伍而成。但是有一点,因为炙黄芪容易上火,使用时建议注意与其他药物的配比及用法用量。
人参味甘、微苦,性平;黄芪味甘,性微温。两者虽然都有补气之作用,但二者作用并不同。黄芪的补气作用虽远不及人参,但黄芪之补,偏于走表,其升阳、固表、内托和利尿消肿等功效,却为人参所没有。鉴于它们同中有异之功效,所以必须区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