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癌从口入”,肿瘤医院营养师从不吃的6类食物,很多人还在吃


很多食物吃不对 , 会增加癌症发生、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
“癌”字三个口
跟饮食密切相关
1、胃癌:要防有害物质留在胃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医师王亚农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 , 一旦饮食不太健康 , 一些有害物质就有可能在胃里面滞留 , 并在滞留期间产生致癌因素 。
从症状来看 , 胃癌基本没有特殊症状 , 胃癌的症状和大多数胃炎的症状表现差不多 。 如果胃出现不舒服 , 建议到医院做胃镜检查 。
2、肠癌:最怕吃得太“富贵”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李心翔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 , 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饮食容易在肠道里被厌氧菌所分解形成一些像亚硝胺、酚类、胺类等致癌物质 。
同时 , 高脂肪的饮食也容易导致胆汁的分泌 , 胆汁霜的增加也很容易在肠道中形成致癌物质 。
如果水果、蔬菜吃得少 , 很容易引起便秘 。 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长期与肠道接触 , 容易导致肠癌发病率升高 。 一餐饮食中 , 要做到尽量三分之二是以豆类和蔬菜类为主 , 三分之一以鱼、肉为主 。
3、口腔癌:吸烟、烈酒、槟榔是根源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宇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 , 抽烟是对于口腔上皮比较严重的刺激因素之一 。 另外一个因素是酒精 , 特别是高烈度的酒 , 酒精对于口腔黏膜刺激相当厉害 。
最严重的就是槟榔 , 长期咀嚼槟榔会对口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
口腔癌的症状主要是口腔肿块 , 或者是长期固定的溃疡 。 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颈部淋巴结症状 , 也需要警惕 。
4、食管癌:改掉吃烫食、腌食的习惯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相加庆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 , 像火锅这类食物温度比较高 , 比较烫口 , 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 , 容易损伤食管黏膜 , 反复修复 , 长期循环很容易导致癌症 。
腌制品要尽量少吃 , 腌制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 , 和肿瘤发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进食梗阻是食管癌常见的病理现象之一 , 出现这类现象大多数已经是食道癌后期 。 早期的食道癌一般是进食之后胸口不舒服或有呃逆、嗳气现象 。 ①
营养师不吃这6类食物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营养医师汪琼2022年10月在其医院微信发文建议 , 这6类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
1、不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如街边廉价的奶茶、夹心/酥性饼干、薯片等 。 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成年人每天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克以下 。
2、不吃反复煎炸或烧烤的食物
就目前的临床研究来说 , 需要绝对禁忌的包括以下:烟、酒、霉变食物、烧烤(火烧、炭烧)、腌制和煎炸的动物性食物 , 这能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 。
3、不吃精加工的肉制品
如培根、火腿肠、午餐肉等 。 属于一类致癌物 , 在制作过程中会形成苯并芘和杂环胺等致癌物 。
4、不吃过多甜食
如含糖饮料、奶油蛋糕、用大量糖制作的果脯等 。 过多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 引起超重和肥胖 。 体脂肪过多与多种癌症 , 如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5、不吃腌制品
如咸鱼、咸肉、咸蛋、咸菜等 。 这些食物属于高盐食物 , 吃太多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
6、不吃霉变腐败、不新鲜的食物
特别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是花生、玉米、稻米等 , 这是一种非常强的具有肝毒性以及致癌作用的毒素 。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