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上总摸到“小疙瘩”,是啥东西?对健康有何影响?告诉你真相

头皮上总摸到“小疙瘩”,是啥东西?对健康有何影响?告诉你真相

文章图片

头皮上总摸到“小疙瘩”,是啥东西?对健康有何影响?告诉你真相
大家平日有没有挠头的习惯呢?在抓挠自己头皮的时候 , 是不是会抠掉一些小颗粒、小疙瘩?
你有想过这些小颗粒、小疙瘩是什么吗?今天 , 就和家医君一起看看吧!
头皮上的小颗粒、小疙瘩 , 是什么玩意儿?一般来说 , 这些颗粒疙瘩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较为正常 , 相对健康 。
外观:疙瘩呈淡淡的黄色或白色 , 跟小米粒差不多大小 。
出现原因:人们的头皮分泌油性物质过多 , 可逐渐积聚在毛囊的皮脂腺导管内部 , 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米粒状的“小白头” 。

情况二:表现异常 , 或提示疾病 。
外观:个头相对较大的颗粒 , 甚至可能呈片状 , 跟雪花一样大;同时可能伴随头皮发痒、有白色细屑等不适症状 。
【头皮上总摸到“小疙瘩”,是啥东西?对健康有何影响?告诉你真相】出现原因:大概率是脂溢性皮炎或毛囊炎 。
如何区分头皮上的疙瘩 , 是脂溢性皮炎还是毛囊炎?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区分脂溢性皮炎及毛囊炎:
首先 , 引起的原因不同 。 脂溢性皮炎通常与人体激素水平太高、长时间不当应用护理产品/药物、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成分及精神情绪因素等有关;毛囊炎则由类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等感染诱发 。
其次 , 炎症感染后出现的不适表现不同 。 脂溢性皮炎通常会伴随头皮屑增多 , 瘙痒不止 ,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痂皮或鳞屑问题;毛囊炎则会有毛囊性红丘疹、脓包 , 通常无痛感或轻微疼痛 。
此外 , 患病的常见人群也有所不同 。 脂溢性皮炎更多见于油皮皮肤人群 , 以及没有正确使用外用护理产品或药品的人群;毛囊炎通常容易发生在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 。

如何养护头皮 , 远离“小疙瘩”?无论是以上哪种问题 , 为了避免小疙瘩出现或恶化 , 人们都应该注意头皮养护 , 做好以下几个事项:
1.洗头频次要适中
通常而言 , 春天及夏天建议隔一到两天洗一次头 , 冬天及秋天的话 , 就隔两到三天洗一次即可 。 洗头频次过高 , 也会让头皮变得过分敏感 。
2.控制好洗头的水温
过热的水洗头 , 容易损伤头皮及发质;过冷的水洗头 , 容易导致感冒、头痛 。 适宜的洗头水温建议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 。
3.护发素、发膜产品 , 尽量不要与头皮接触
护发素、发膜等产品的作用是滋养头发丝 , 只要抹在发尾即可 ,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头皮 。 因为过多的护发产品抹在头皮之上 , 有机会造成毛孔毛囊堵塞 , 甚至引起脱发等问题 。

4.日常避免用力挠头
头皮其实也是很薄的皮肤结构 , 用力抓挠是很容易破损的 。 因此在日常洗头时 , 最好不要用手指甲使劲挠 , 以防造成破裂出血 。
最后特别提醒 , 如果头皮疙瘩的情况严重 , 已经满头都是红疹、脓疱、瘙痒难耐 , 甚至出现渗液、疼痛等不适症状 , 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 , 由专业医生对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