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来袭,一个中成药,把阳气补足,蛰伏在体内的寒气就不见了

【肺炎来袭,一个中成药,把阳气补足,蛰伏在体内的寒气就不见了】肺炎来袭,一个中成药,把阳气补足,蛰伏在体内的寒气就不见了

文章图片

肺炎来袭,一个中成药,把阳气补足,蛰伏在体内的寒气就不见了

文章图片

肺炎来袭,一个中成药,把阳气补足,蛰伏在体内的寒气就不见了

文章图片

肺炎来袭,一个中成药,把阳气补足,蛰伏在体内的寒气就不见了

文章图片

肺炎来袭,一个中成药,把阳气补足,蛰伏在体内的寒气就不见了

文章图片

夏去秋来 , 天气是日渐转凉 , 寒气渐渐的盛起 , 生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

就拿这段日子爆火的支原体肺炎来讲 , 医院里是人满为患 , 挂完号没有三四个小时压根别想见到医生 。 既折磨小孩子 , 也是费爹费妈 。 医生也是苦不堪言 , 远志的一位医生朋友更是向远志诉苦 , 说科室人手不够 , 好多人都是从白天8点上班 , 一直看到凌晨2点才勉强看完 , 第二天早上8点又得继续上班 。
一时之间 , 支原体肺炎的大名传遍了大街小巷 , 就连好多足不出户的老人一听到谁家的小孩支原体肺炎了 , 都要若有所思的皱皱眉 , 嘟囔一句 , “哟 , 支原体啊 , 这个不好弄啊 。 ”
其实 , 支原体肺炎并非是什么疑难杂症 , 早已有之 , 只不过以往这么多年来 , 很多宝爸宝妈一见自己的小孩咳嗽发烧就用上阿奇霉素 , 效果也是着实不错 。

可是 , 再好的药物用得久了也会有耐药 。 所以 , 这次的支原体肺炎爆发 , 阿奇霉素一耐药 , 好多家长顿时就没了方向 。
要知道 , 支原体肺炎的说法源自西医 。 那么 , 中医是如何看待支原体肺炎的呢?
首先 , 你去看 , 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就是咳嗽、发烧 , 吐出来的痰大都是又黄又臭的脓痰 。 显而易见 , 是肺部邪热壅盛所致 。
那么 , 这肺热从何而来?是外感寒邪所致?。 ?
看到这里 , 可能有人就看不懂了 , 寒邪怎么就可以导致肺热呢?
中医认为 , 寒主收引 。 说的是寒邪具有凝聚的力道 。 你去看 , 水在零度以下就可以结冰 , 靠的正是寒气凝聚收引的力道 。 而外感的寒邪也是如此 。 寒邪从我们的肌表而入 , 盘踞在腠理之间 , 收引住我们的毛孔 , 使得毛孔闭合 。 肺宣发肃降的功能大受影响 , 身体内的浊气排不出去 , 久郁在肺中 , 滋生热邪 , 灼伤肺中津液 , 酿而成湿 , 炼而成痰 , 因而症见发烧、咳嗽咳痰 。

有一个中成药 , 可以直中病机 , 尤其适合小孩子服用 , 它就是小儿柴桂退烧颗粒 。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柴胡、黄芩、桂枝、葛根、浮萍、蝉蜕、白芍 。
首先 , 小儿柴桂立方的思路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柴胡类方 。 医圣的《伤寒论》中 , 记载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等 , 而这些个柴胡汤的核心成员正是柴胡和黄芩 。
柴胡的味道偏于辛香 , 中医认为 , 辛能行能散 。 是故 , 柴胡的力道是升散的 , 可将体表的郁热通过出汗的方式排泄出去 。
柴胡
而黄芩是四大苦药之一 , 所以黄芩的味道是极苦的 。 苦 , 在中医认知中则是降泄的 , 加之黄芩的性子偏寒 , 所以黄芩用在这里则是清解肺中的郁热 , 肺中的郁热没有 , 津液不被灼伤 , 痰湿自然也就没有了化生的源头 。
黄芩
柴胡和黄芩联用 , 一个偏于升散 , 一个则长于降泄 , 一升一降之间也把郁滞在体内的气机也给疏通了 , 中医则称之为辛开苦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