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对话会 | 李文秀:5G技术正这样重塑基层医疗

今年7月29日 , 海南省重点项目“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通过省大数据管理局组织的竣工验收专家评审 。 自2020年该项目启动以来 ,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聚焦卫生健康薄弱环节和医改难点 , 不断通过5G技术赋能 , 破解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困境 , 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 收效显著 。
2021年8月 , 该项目被工信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列为“5G﹢医疗健康”应用全国试点项目 , 并获评“2021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举措”之一 。 计划到2025年 , 海南省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服务将覆盖所有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智库对话会 | 李文秀:5G技术正这样重塑基层医疗】关键词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智库对话会 | 李文秀:5G技术正这样重塑基层医疗
文章图片



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何 , 给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哪些变化?
李文秀:项目于2020年11月底启动建设 , 2021年9月底投入试运行 , 今年7月通过省大数据管理局竣工验收评审 。 得益于项目的开展 , 海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
目前 , 海南省已为全省19个市县级医院、340余家乡镇卫生院和农场医院、2700余家村卫生室 , 配备了支持5G网络的掌上超声、眼底照相机、12导联心电、胎心监护仪、健康一体机等设备 。
以5G物联网作为基础 , 海南省依托市县级医院形成对基层日常诊疗的支撑能力;依托海南省6家三甲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 分别建立影像、病理、超声、胎心监护、眼科、心电诊断、疑难杂症诊断七大中心 。
通过构建5G远程诊疗支撑体系 , 海南省将CT、病理诊断能力延伸到县医院 , 将超声、DR、眼科诊断能力延伸到乡镇卫生院 , 将心电、胎心监护能力延伸到村卫生室 , 并结合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 实现了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的全面提升 。
同时 , 海南省对全省统一的“120”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升级 , 为构建基于5G网络的全省应急救援体系 , 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 , 以及全面提升全省卫生应急体系奠定了基础 。



5G技术如何引领海南省医疗服务资源的“三下沉一提升”?
李文秀:为了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技人员缺乏、乡村医生能力偏低和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质量不高等难题 ,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将“5G﹢AI技术”与远程诊疗业务紧密融合 , 依托“两个技术支撑” , 推进“三个能力下沉” , 实现“一个智慧提升” 。
依托“两个支撑” 。 一是依托5G技术支撑 , 最大程度实现5G信号对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覆盖 。 二是依托AI技术支撑 , 运用基于AI算法的心电自动分析系统、眼底病变辅助诊断系统、DR影像质控和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 优化医生工作流程 , 减轻工作量 , 提高工作效率 , 降低误诊率 。
推进“三个下沉” 。 一是推进诊断能力下沉 。 海南省为基层配备281套便携式超声机、2970套12导联动态远程心电设备、340套远程眼科设备 , 将市县级医院、省级医院诊断能力下沉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二是推进监护能力下沉 。 海南省为基层配备2970套医用级胎心多普勒监护仪 , 让孕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享受到市县医院(保健院)、省妇幼保健院远程胎心监护中心提供的胎心监测服务 。
三是推进应急救援能力下沉 。 海南省对全省230辆急救车进行5G智慧升级改造 , 为五大区域医疗中心各配置1台车载CT机 , 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传输 , 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 , 使院内的救治能力辐射到每一辆救护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