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冬不一般!记得“3藏、3防、4补”,元气满满过冬季!

今年立冬不一般!记得“3藏、3防、4补”,元气满满过冬季!

文章图片

今年立冬不一般!记得“3藏、3防、4补”,元气满满过冬季!
立冬 ,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 , 也是冬季的开始 。 此时 , 天地之间阳气由收变敛 , 由降变藏 , 万物进入修养、收藏状态 。 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 正所谓季节交替凉意急顺天应人养精气 , 我们该如何利用立冬这个节气做好养生呢?
立冬之后 , 天气更加寒冷 , 早晚温差进一步增大 。 暖寒交替之际 , 极易生病 , 所以这时 , 我们就要将养生调到最佳模式 , 做到“3藏、3防、4补” 。 {
一、做好“3藏”
1.藏阳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 , 必待日光” , 意思是冬天是一年中最需要睡眠的季节 , 人容易犯困疲劳 , 而从立冬开始最好早睡晚起 , 睡到太阳升起后起床 , 然后多晒太阳 , 增长阳气 , 方会精神饱满 。 所以立冬后要改掉熬夜的习惯 , 早睡晚起 , 不要过度劳累 , 多晒太阳 , 不做剧烈运动 , 穿衣注意保暖 。
2.藏精
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 意思是冬天如果不能做好藏精 , 没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 造成免疫力下降 , 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就容易生病 。 因此立冬之后应节欲保精 , 少喝酒 , 注意营养均衡 , 贮备精气 。
3.藏神
立冬后气温下降 , 万物开始凋零 , 人体的血流速度会变慢 , 这时候如若我们因为思虑或者运动耗费大量的心神 , 气血就会供应不足 , 因此我们应多听温和的音乐、多晒太阳、适当户外活动来增强情志 , 将心神情志养好藏好 , 让精神安宁 。 在心中烦闷之时 , 可以尝试按揉内关穴(位置:位于前臂前区 , 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 ,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来宁心安神、宽胸理气 。 另外 , 饮食上可多吃养心安神之品 , 如大枣、桂圆、莲子、百合、小米等 。
二、注意“3防”
1.防心脏疾病
立冬后天气寒冷 , 室内外温差大 , 易导致心跳加快 , 血管收缩 , 使血压升高 , 心脏负荷变大 , 因此冬季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再住院率明显增高 。 所以冬季做好心脏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 立冬后进入室内切勿急着脱衣 , 到室外更要做好保暖工作 , 减少温差带给心脏的冲击 。 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 , 避免熬夜 , 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 进补得当 , 运动适量 。 此外 , 冬季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要控制好“三高” , 管理好自己的血压、血糖和血脂 。
2.防肠胃疾病
肠胃对于温度十分敏感 , 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 , 胃酸分泌会增加 , 易发生胃肠痉挛 。 冬季身体消耗大 , 人容易贪嘴多吃 , 增加肠胃负担 , 引发肠胃疾病 。 因此 , 立冬后预防胃肠疾病一定要管住嘴 , 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 戒烟戒酒 , 保证肠胃的正常运转 。
3.防脑中风
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 冬季天气寒冷 , 易使人体毛细血管收缩 , 引起血压升高 , 促使血栓形成 , 诱发脑中风 。 因此 , 立冬后预防脑血管疾病要做到防寒保暖 , 避免受凉 。 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的防治 , 遵医嘱服药 , 不可擅自停药 ,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要保证对血压的监测和管理 , 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来预防脑中风 。
三、合理“4补”
“三九补一冬 , 来年无病痛\" , 冬天是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 。 立冬后 , 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 此时进补 , 可以把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 , 存储在身体里 , 从而扶正固本 , 增强抵抗力 。 按照中医理论 , 进补通常分为4类: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 。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进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