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胖不胖?一文学习下

陈姨和薛姨喜欢一起跳舞 , 但两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 , 陈姨喜静 , 衣服以舒适为主 , 最喜欢做家务 , 研究食谱 , 做的饭菜与大厨不相上下 , 做菜太好吃加上不喜运动的后果 , 就是52岁的她身材圆滚滚 , 体重指数超标 , 半年前头晕、恶心住院后 , 被查出轻微脑梗 , 住了一周的院才回家 , 医生建议她多运动 , 她去广场跳舞的时候认识了薛姨 , 两人一见如故 , 越聊越投机 , 陈姨羡慕薛姨的排骨身材 , 但薛姨也有自己的伤心事 。
薛姨57岁 , 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到处玩 , 饿了就点外卖或者凑合着吃点 , 胃一直不太好 , 薛姨说:老伴在的时候 , 经常给我煲粥做饭 , 2年前老伴因病去世 , 这两年自己的日子也过得一塌糊涂 , 体重不到80斤 , 一摸一把骨头 , 脸上都是皱纹 , 人也显老;几个月前摔了一跤胳膊骨折了 , 休息了两个多月 , 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 , 我觉得还不如胖一点 , 至少挨饿的时候还能扛一扛 , 不像我 , 瘦的一点肉没有 , 经常头晕低血糖 , 又是一个人住 , 真担心哪天晕倒了 , 没人知道 , 直接就没了 。
怎么判断自己胖不胖?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你到底胖不胖?怎么判断自己胖不胖?
有朋友说:“这还用判断吗?我自己感觉就很准!那可不一定 。 ”
因为过去的观点认为 , 胖不胖主要看体重 , 这个观点到现在为止不能说它不对 , 但是现在如果单纯从体重角度判断自己的胖瘦 , 我认为至少是不全面的 。
单纯依据体重来判断胖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现在我们要从更加深入、全面的角度 , 来判断自己到底是肥胖、正常还是消瘦 。 从三个方面可以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判断 , 今天我们先来讲前两个方面——体重和体脂 。
第一个方面是体重 。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一个指标 , 但如何正确地测体重 , 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 。
我的建议是:晨起排空大小便 , 不吃早饭 , 在空腹的状态下 , 穿着内衣在磅秤上量自己有多重 。 大家注意 , 每次量体重的基础情况应该保持一致 , 不能说今天是空腹 , 明天是吃了饭 , 后天是穿着棉服 , 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体重变化的假象 , 所以要保持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去测量体重 。
大家用的体重计一定要准确 , 很多朋友在家里量是一个数字 , 到医院一量 , 发现跟家里差别很大 , 最后发现是体重计有问题 。 医院的磅秤都是定期进行校对的 , 所以我们家里的体重计大家也要稍微留神 。
知道自己的体重以后 , 大家可以根据一个公式计算出体重指数 , 英文叫做BMI 。
怎么判断自己胖不胖?一文学习下】BMI是一个非常可靠、非常重要又非常简单的判断肥胖的指标 。 它的公式是用体重的公斤数 , 除以自己身高的平方 , 注意这里的身高是用“米”做单位 。
比如一个人的体重是72公斤 , 身高是1米8 , 那么就用72除以1.8的平方 , 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个人的BMI 。
在我国 , 成年人的正常范围是:18.5≤BMI<24.0 , 不包括24.0 。 在这个范围之内被认为是正常的 。
当然 , 我认为最理想的范围应该在20-22之间 , 太靠近18.5或者24.0都不是最安全的 。
如果大于等于24.0 , 又小于28.0 , 在这个之间属于超重的范围 。
如果大于等于28.0 , 就是肥胖 。 如果小于18.5 , 属于体重偏轻 。
体重过轻或者过重 , 都会带来健康损害 , 对整体的健康维护是不利的 , 希望大家特别注意 。
现在光知道体重是不够的 , 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虽然体重比较重 , 但不一定属于肥胖 , 比如一些职业举重运动员 , 个头不高 , 身材很魁梧 , 计算出体重与身高的比值发现 , 他们都达到所谓肥胖的范畴 , 但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肥胖 , 因为他们多余出来的成分是以肌肉组织、非脂肪组织为主体的 , 而真正的肥胖 , 要看体内的脂肪组织是不是超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