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有讲究,3个“误区”要尽量避免,一文学习下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高血压这种疾病 ,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 , 在其发展过程中 , 通常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损伤 , 对人的血管 , 神经等都会造成影响 。
因此人们在发现高血压后 , 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 , 服用药物来治疗 , 并结合其他的方式来稳定血压 , 这样才能避免高血压持续发展后 , 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
另外 , 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 , 患者还需要定期测量血压 , 了解血压的变化 , 那么 , 一天中哪个时间测量血压比较准确呢?
血压测量有讲究,3个“误区”要尽量避免,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血压高=高血压吗?
医生:血压高不等于就是高血压 , 血压高与高血压之间是有区别的 。
血压高可以是一种体征 , 而高血压是一种疾病引起血压高的原因 , 多见于药物的因素与人的精神情绪或者疾病有关系 , 可以治疗原发疾病 , 去除原发病变 , 血压高的现象可以消失 。
而对于高血压是一种疾病的状态 , 其中包括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高血压病 , 其发生与遗传有关系 , 也与肥胖、饮酒、熬夜、运动少、焦虑、紧张、高盐饮食等都有关 , 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以及使用降压药物来综合管理血压 。
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 需要查找具体病因 , 针对病因治疗以后 , 血压可以恢复正常 , 或者变得容易控制 。
血压测量有讲究,3个“误区”要尽量避免,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在一天中 , 什么时候测血压比较准确?
人体血压全天都在根据生物钟进行调节 , 绝大多数是呈杓型血压 , 俗称“两峰一谷” , 即清晨和下午两个时间段血压达到峰值 , 其它时段血压会相对下降 。
上午6-10点时 , 血压出现第一个高峰 , 因为人经过一整晚的睡眠 , 机体代谢活动处于最弱的状态 , 此时测出来的血压最准确 。 所以 , 人们在早上起床后 , 可以先休息十分钟 , 然后进行血压的测量 。
下午4-6点时可以出现血压第二个高峰 , 这时监测血压 , 如果血压升高较快 , 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原发性高血压 。
血压测量有讲究,3个“误区”要尽量避免,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一般需要测量两到三次 , 取其平均值 , 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血压 , 如果发现早上起床后 , 测出来的血压处于稳定的状态 , 说明高血压已经得到控制 , 如果出现了血压异常升高的表现 , 那么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
高血压最理想的区间值是多少?
血压测量有讲究,3个“误区”要尽量避免,一文学习下】理想血压为收缩压在120mmHg左右、舒张压在80mmHg左右 , 随着年龄增长 , 血压范围可略微放宽到125/85mmHg , 避免超过140/90mmHg 。
但若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 , 该标准可放宽到低于150/90mmHg , 不同年龄段的理想血压存在略微差异 。
血压测量有讲究,3个“误区”要尽量避免,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血压测量有讲究 , 3个“误区”要尽量避免
误区一:不要憋尿、激动、紧张
有的人憋着尿测量血压 , 那也不准 。 有的人去医院测量血压 , 结果就高 , 这是因为人到医院或多或少都会紧张、激动 , 那么测量结果就可能偏高 。
测量时憋尿、激动、紧张等 , 测量结果可能会高4~11mmHg 。
误区二:吃药后量血压
一些患者有吃药后量血压的习惯 , 觉得这样得出来的结果 , 能够直观看出降压药的作用 。 但实际上 , 在吃完药以后 , 降压药并不会立刻发挥全部的作用 , 而是在短时间内 , 对血压造成部分影响 。
因此这个时候测出的血压 , 既不是正常值 , 也没有参考药效的价值 , 属于“四不像” 。 正确的做法 , 应该是在服药前测量血压 , 以求最准确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