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丰”景美如画 颗粒归仓忙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乡村振兴看榆阳
榆阳:“丰”景美如画颗粒归仓忙
榆阳:“丰”景美如画 颗粒归仓忙
文章图片
红葱长势喜人 。
榆阳:“丰”景美如画 颗粒归仓忙
文章图片
在马铃薯种植基地 , 工人们正将收获的马铃薯装上车 。
榆阳:“丰”景美如画 颗粒归仓忙
文章图片
在玉米种植基地 , 大型机械正在收割玉米 。
贾赟
在榆林市榆阳区广袤的大地上 , 农民抢抓农时 , 有序组织开展农事生产活动 。 田间地头、农家庭院 , 一片忙碌的收获景象 。 一幅幅壮美丰收画卷在榆阳大地徐徐展开 , 一张张笑脸是这个季节最美丽的画面 。
在红石桥乡马路湾村集中连片的玉米种植基地里 , 大型玉米籽粒直收机正在作业 。 玉米收割机割台犹如一只巨型的手臂将玉米穗通过升运器送入脱离滚筒 , 金黄的玉米粒便进入收割机的“粮仓” , 玉米秸秆粉碎物则直接抛洒在农田里 , 摘穗、剥皮、脱粒、装运 ,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 省时省力 。 这种玉米籽粒直收机不仅能够节约成本 , 还能降低粮损 , 有效促进玉米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
“我们合作社引进美国凯斯4099玉米棒脱粒机 , 每天可以收割大约300亩~500亩玉米 。 从收玉米到脱粒转运后进入烘干厂 , 全程实现一体化智能化 。 ”榆阳区宏源画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随画说 。
在鱼河峁镇柏盖梁村 , 种植户刘彦丰承包的千亩红葱种植基地里 , 一垄垄红葱整齐划一、郁郁葱葱 。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 , 一根根红葱被连根挖出 , 铺满田地 , 等待着分拣、扎捆、搬运、装车 , 全程实现红葱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
“陕北红葱具有抗寒抗旱抗病毒等特性 。 今年我分批种了1000亩 , 能销售300多亩 , 明年从三四月份开始到腊月 , 每一个季节都可以销售 。 我们种红葱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 , 每亩能节省人工费1000多元 。 ”众跃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彦丰说 。
在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马铃薯种植基地 , 只见马铃薯收获机在田里来回穿梭 , 个大光滑、色泽鲜亮的马铃薯争先恐后地“跳”出地面 。 分类、捡拾、装袋、装车……工人们在地里抢收马铃薯 。
据了解 , 榆阳区地处北纬38度 , 是马铃薯种植黄金产业带 。 因气候冷凉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多呈沙性 , 榆阳区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 榆阳区马铃薯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薯形好、品质优 ,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 是中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和高产区之一 , 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 。
榆阳:“丰”景美如画 颗粒归仓忙】今年以来 , 榆阳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 ,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2.65万亩 , 建成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区10万亩和“吨粮田”示范区2万亩 , 打造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 , 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000亩与果树地套种豆类作物1万亩 。 该区还扎实推进抗旱保粮工作 , 补种油葵、饲草、蔬菜等作物5.3万亩 。 秋收期间 , 榆阳区组织农机合作社300多家、农用动力机械1万多台、农机具10万多件 , 实现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