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妇联打造“一地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吉林市妇联打造“一地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李佳玲本报采访人员李婷姜岸松
吉林市妇联打造“一地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潘淑红在查看黄牛生长情况 。
“让更多乡亲通过发展肉牛产业发家致富 , 让百姓都能吃上品质好、口感佳、安全放心的好牛肉 , 这是我的目标 。 ”日前 , 桦甸市二道甸子镇的潘淑红信心满满地说 。
潘淑红是当地知名的致富带头人 , 她创办的养殖家庭农场 , 现有存栏黄牛3000头 。 她说 , 她能把事业做大 , 是因为抓住了好机遇 , 享受到了好的政策 , 还得益于吉林市妇联的积极扶持 。
吉林市妇联打造“一地一品”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 , 吉林市妇联开展多种活动 , 发现和培树巾帼创富带头人 , 鼓励她们立足本土 , 因地制宜 , 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项目 , 团结引领更多农村妇女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
在“品”字上做文章 , 提高品质 , 找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定位 。 农村要发展 , 农民要致富 , 急需懂农业的新农人 , 吉林市妇联就着重培育以返乡创业女大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女农民;健康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项目是产业致富的方向 , 妇联就着重引导妇女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同时 , 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互利共赢模式 , 为妇女共同致富提供了新路径 。 为此 , 吉林市妇联重点开展了“巾帼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返乡创业女大学生”项目、“江城巧匠”妇女手工制作项目等 , 鼓励妇女立足本土 , 打造“一地一品”优质品牌 , 实现创新创业、增收致富 。 作为“巾帼示范家庭农场”的吉林市雪奚谷家庭农场 , 在做好水稻种植、加工和大米销售的基础上 , 还做鲜米直供、土地认领、农学体验等项目 , 新型稻田认领已遍布全国1000多户 , 已和全省50多家机构合作组织了近200场研学活动;淑红黄牛养殖家庭农场建立的全产业链全程追溯系统 , 可以做到从牧场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 , 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场” 。
在“带”字上做文章 , 拓宽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 吉林市妇联围绕“妇联带领、产业带动、能人带富”的工作方针 , 重点培育三支队伍 。 培育巾帼“新农人”现代农业主力军队伍 , 通过开展以政策解读、新技术应用指导、直播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中专项培训 , 召开“一地一品”现场会 , 促进学员们观摩学习与交流;培育农业科技人员队伍 , 通过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开展田间指导、网上答疑等活动 , 为巾帼家庭农场、女性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培育直播代言队伍 , 通过开展“巾帼电商创业创新大赛” , 选拔优秀选手 , 成立“松凇姐姐”直播代言团 , 开展直播带货、带岗、带游、带训“四带”活动 。 吉林市妇联培育的“吉林巧姐”带头人吴云苹 , 自己成立了公司 , 带动吉林市及周边省市妇女创业、就业6000人 , 实现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 。
在“联”字上做文章 , 激发产业融合发展新动能 。 吉林市妇联出台《巾帼家庭农场五条措施》 , 扶持巾帼家庭农场;还指导吉林市女企业家协会 , 采取“基地+企业”的合作方式 , 开展“包联助企”行动 , 与巾帼家庭农场深度融合 , 使巾帼家庭农场在经营管理、经济收益、带动就业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 截至目前 , 36位女企业家以“N+1”的方式与全市16个巾帼示范家庭农场签约 , 仅助销农特产品就达10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