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滋病最常见的三大误区,一文学习下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导致的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艾滋病病毒 , 该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 , 破坏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 , 以及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 使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 。
CD4阳性的T淋巴细胞是最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 , 该细胞数量不断减少 , 最终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缺陷 , 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
关于艾滋病最常见的三大误区,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我国目前艾滋病患者现状
我国HIV/AIDS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 但疫情分布不平衡 , 波及范围广泛 , 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 防治形势严峻 , 截止至2021年10月 , 我国共有114万人感染HIV , 全国当年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1.1万例 。
我国艾滋病感染者性传播比例在97%以上 , 其中异性传播占71%以上 。 老年人等关键易感人群中HIV感染流行率较高 , 新冠疫情爆发期间HIV感染报告率减少、晚发现病例比例升高、新发HIV/AIDS病例死亡率升高 。
关于艾滋病最常见的三大误区,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感染艾滋病后 , 身体会有啥感觉?
1、淋巴结肿大
浅表淋巴结肿大是感染艾滋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 , 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 。
关于艾滋病最常见的三大误区,一文学习下】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 , 有的多达十几处 , 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 , 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 , 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 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
关于艾滋病最常见的三大误区,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2、皮肤黏膜表现
多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有皮肤黏膜感染 , 常见黏膜感染有口腔黏膜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 一般无症状 , 波及咽部及食管时 , 引起严重吞咽困难 。
皮肤感染有复发性单纯疱疹性口炎、慢性单纯疱疹性肛周溃疡、带状疱疹、水痘、皮肤真菌感染及甲癣等 。 头皮、面、耳及胸等处也可见到 , 表现为红斑样、角化过度的鳞屑斑 。
3、身体消瘦
艾滋病出现的时候体重会明显下降 , 这也是显著的特征 , 部分患者在三个月时间内体重会下降10%左右 , 最多的情况可以下降40% 。
如果没有通过减肥的方式控制体重 , 但是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 , 有可能就是艾滋病来临的信号 , 此时消化道不良症状明显 , 患者经常腹泻 , 呕吐 , 会导致营养物质无法及时提供 , 因此体重就会明显下降 , 需要警惕是否是艾滋病 。
关于艾滋病最常见的三大误区,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4、盗汗、腹泻
艾滋病期 , 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最终阶段 , 患者CD4(+)的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个/μL , 血浆中艾滋病病毒载量明显升高 , 出现各种艾滋病相关症状 。
如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体温>38℃ , 盗汗、腹泻 , 每天大便次数多于三次 , 六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 , 同时还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
关于艾滋病最常见的三大误区,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关于艾滋病最常见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感染HIV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 , 一旦感染HIV , 这个人就变成了艾滋病患者 , 其实不是这样的 , HIV指的是艾滋病毒 , 而艾滋病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 。
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年—10年甚至更久以后 , 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时 , 才会发展为艾滋病 , 出现感染、肿瘤等体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