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老人容易失能 营养联合运动恢复“肌”能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肌少症老人容易失能 营养联合运动恢复“肌”能
文章图片
图TP
老年人肌肉流失有很多不良后果 , 包括生活质量下降、乏力、容易跌倒、容易失能等 , 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 十多年来 , 肌少症成了国际上老年医学和老年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 。 2016年起 , 肌少症被列入国际疾病诊断分类编码 , 被认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 。 如果早期发现 , 正确诊断 , 并及时干预 , 肌少症是可防可治的 。
在老龄化社会 , 如何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要重视改善老年人营养和临床营养行动 , 特别提及需要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供给 。 第五届进博会期间 , 主题为“补肌肉 , 减流失”的雅培安补素TM中国上市庆典拉开了医学营养推广活动的序幕 。
营养和运动防治肌少症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主任孙建琴指出 , 老年人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是“瘦” , 肌肉少 , 能量蛋白不足 。 而营养不良是肌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 人体肌肉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 超过50岁时 , 腿部肌肉出现“双降” , 其中质量每年下降1%—2% , 力量每年下降1.5%—5% 。 数据显示80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可高达67.1% 。 改善营养 , 是原发病治疗的基础支持 。 研究显示 , 70岁以上老年人如果卧床不起 , 三天肌肉减少1000克 。 老年人更应该关注肌肉健康 , “存钱不如存肌肉” 。
营养干预和运动锻炼是预防老年人肌肉减少的两大重要手段 。 一方面是加强营养 , 既要有膳食均衡全面的一日三餐作为“大灶” , 又要有口服营养补充剂在适当时候充任“小灶” 。 一日三餐尽量按照《膳食指南》的要求去组合 , 一只鸡蛋两杯奶 , 三到四两荤菜 , 搭配500克主食 , 300—500克蔬菜 。 老年人吃全素不长肉也不长寿 , 因为营养不均衡、不全面 , 肌肉的合成就缺乏原料 。 口服营养补充剂以科学配比提供肌肉因子HMB与乳清蛋白的双重守护 , “补肌肉 , 减流失” , 帮助需要补充的老年人加固肌能 , 安享健康 。
另一方面是运动 。 增肌的体能锻炼主要是力量运动 , 推荐项目有练哑铃、拉弹力带、散步、练八段锦、打太极拳等 。
肌少症老人容易失能 营养联合运动恢复“肌”能】肌少症直接关联术后疗效
医学营养在临床治疗上的干预作用日益突显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朱正纲教授指出 , 肌少症在老年住院患者人群中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 有研究提示 , 康复人群住院期间每10日减少肌肉最高可达5% 。 外科医生也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 , 因为肌少症已经直接关联到术后疗效和康复及预后 。 以肿瘤患者为例 , 由于处于高分解代谢和低合成代谢状态 , 肌少症的发生率较高 , 不仅影响患者身体的正常代谢 , 还会降低患者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 , 缩短生存期 。 营养在多模式癌症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肿瘤患者自确诊之时起 , 就应在诊断和治疗全程考虑营养问题 , 并应与抗肿瘤治疗并行开展营养治疗 。
康复期患者更要注重营养均衡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头颈专科主任医师应红梅建议 , 出院后的肿瘤患者在居家休养期间要营养均衡 , 荤素搭配 , 不盲目忌口 , 不一味偏食 , 不乱吃保健品 。 如果肿瘤治疗后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 , 不能保证正常进食的情况下 , 可以适当添加口服营养补充剂 , 必要时按医嘱进行静脉营养补充 。
乔闳图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