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哭不出来是抑郁,哭出来是疗愈?眼泪的作用,你真的了解吗( 二 )


2014年的一项研究指出 , 情绪性眼泪会释放出催产素、内啡肽、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不仅可以帮我们缓解身体和情绪上的不良体验 , 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兴奋”起来 , 还可以让我们更快入眠 , 有效提高睡眠质量 。
所以我们会发现 , 在哭泣之后 , 不仅心情变好了 , 也变得更困了 , 有时甚至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
其实这一切 , 除了哭得太累了 , 还有一部分是催产素和内啡肽的功劳~
情绪化眼泪将儿茶酚胺排出体外儿茶酚胺是大脑、神经组织和肾上腺 , 面对情绪或生理应激反应时产生的激素 。
当我们有难过情绪时 , 大脑会感受到外部压力 , 持续释放出儿茶酚胺 , 过量积聚在我们体内 。
适量分泌儿茶酚胺是有利于维持机体正常运转的 。
但当它的浓度水平过高或过低时 , 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 影响我们的健康 。
眼泪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当我们哭泣时 , 流出的泪水会带走儿茶酚胺 , 让它排出我们体外 。
“情绪垃圾”被眼泪带走 , 我们的情绪自然得到释放 。


哭泣的正确打开方式
虽然哭泣具有积极作用 ,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节制地哭泣 。
因为长期的过度哭泣 , 会让眼球肌肉过度疲劳 , 可能出现短暂视力模糊的情况;
同时它还会影响胃肠部的运动 , 使胃液分泌减少 , 让我们的食欲下降 。
哭完后没胃口吃饭 ,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 而长期的饮食不规律 , 又必然会引致胃肠疾病 。
所以不管是压抑不哭还是过度哭泣 , 都会影响身体健康 , 我们应该点到为止 。
有专家就表示 , 哭泣最好控制在15分钟内 , 既能缓解情绪 , 又不会对身体有害 。
如果身边亲友或者你自己 , 经常无节制地进行哭泣 , 那就要尽快找医生就诊啦 , 当心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引致的 。
而已经确诊情绪障碍的朋友 , 如果也有控制不住情绪 , 长期哭泣的困扰 , 建议还是要主动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
比如 , 按时服用抗抑郁药物 , 它可以帮助改善情绪;找到哭泣的刺激源 , 尽量进行规避;闲暇时转移注意力 , 尽量提高情绪积极性 。
通过以上种种办法 , 不仅有助于改善过度哭泣的问题 , 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调适情绪 。
哭泣 , 是本能 , 也是有效的排压方式 。
所以 , 建议大家在想哭的时候 , 不要忍耐 , 给自己释放情感的机会 。
但哭完之后 , 要继续加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