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乡村更宜居宜业宜游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衡水统筹推进主城区、县城、乡村一体规划建设发展
让城市乡村更宜居宜业宜游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陈凤来
让城市乡村更宜居宜业宜游
文章图片
今年以来 , 深州市依托古护城河水系 , 大力开展生态治理工程 , 对城区古城水系高标准规划设计 , 打造城市公园 。 这是深州市民乐园 。
让城市乡村更宜居宜业宜游
文章图片
让城市乡村更宜居宜业宜游】近日 , 桃城区赵家圈镇前铺村村民在村里修建的生态公园内散步 。 河北日报采访人员焦磊摄
“真是太美了 , 不仅水清岸绿 , 而且体育设施随处可见 。 ”日前在滏阳河畔 , 衡水市民张玉英边晨练边说 。
滏阳河衡水市区段全长11.75公里 , 在衡水市区蜿蜒而过 , 多彩的塑胶地面 , 喷绘上趣味运动图案 , 形成体育公园的独特景观 , 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河边漫步、健身 。
去年以来 , 衡水市以城乡品质塑造为切入点 , 各县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 , 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 , 建设公园、绿地和市民休闲带 , 改造城镇水系 , 加快建成了一批新地标、打造了一批新景观、形成了一批新亮点 , 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
中心城区做大做强 , 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家门口就能坐上车 , 太方便了 。 ”近日 , 武邑县王贤兰村村民王爱华去衡水市区 , 在村东口的公交站牌旁上车 , 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市区 。 在衡水市 , 如今公共交通基本实现全覆盖 , 成为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
推进城乡一体规划建设发展 , 衡水统筹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作为全省首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 衡水市年内实现中心城区各组团间、中心城区及外延20公里内公交零距离换乘 , 开通主城区到故城县、景县公交线路 , 各县城到中心村全部通公交 。
同时 , 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 , 114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 。 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 加快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建设 , 力争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
坚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 让主城区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 。 围绕衡水湖这个中心 , 形成组团式“大衡水”格局 , 努力实现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湖区水面100平方公里、环湖造林1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00万人的目标 , 建设湖在城中、湖城相连的北方生态城市 。
增强中心城区品质和辐射力 , 近年来 , 该市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设施完善等工作 。 改造市区72个老旧小区、完成34个新建建筑供热管网铺设;启动高铁新城、滏阳河文化带建设;相继建成了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 , 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 。 另外 , 畅通城市路网 , 推进人民路东延等工程 , 启动报社街等次干道的改造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持续拓展绿色公共空间 , 完成人民公园改造提升 , 建成星河湾、滏阳公园等游园……
随着一项项工程的建设实施 , 美丽宜居、整洁文明、特色彰显的宜居城市正在变为现实 。
县城建设提质升级 , 特色小镇全面开花
漫步阜城县八景公园 , 美景如画 。 阜城县在县城建设中 , 把阜城湖、荀慧生、剪纸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 实现了生态景观、人文历史和现代文明和谐统一 。
近年来 , 衡水市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 , 连续开展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 , 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 。 坚持科学规划 , 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历史风貌 , 明确县城发展定位和目标 , 推进县城建设提质、承载能力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