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救治的最好方式就是离病人再近些

本文转自:保定日报
他带领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从无到有 , 从有到优 , 开设多个亚专业门诊 , 开展多种诊疗模式 , 诊疗各类心理问题 , 成为该院临床心理科的领军人——
张国强:救治的最好方式就是离病人再近些】张国强:救治的最好方式就是离病人再近些
张国强:救治的最好方式就是离病人再近些
文章图片
张国强 , 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心理学硕士、心理治疗师 , 专业治疗失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躯体疾病相关心理问题及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 , 曾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5篇 , 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理治疗学组委员、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保定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 。 图为张国强(右二)在查房 。
□保定日报通讯员刘帅真
市第一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张国强的从医初心 , 既没有拯救苍生那么宏大 , 也没有悬壶济世那么浪漫 。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 , 父亲患病 , 看病路途遥远 , 多有不便 。 那时候我就想 , 以后当个医生 , 能照顾自己的家人 。 ”从医30年间 , 张国强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 从不后悔选择了医生这个行业 。
用爱与理解探寻疾病成因
“临床心理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 ”张国强说 , “精神方面疾病的病人无法通过某项检查结果就可以确诊病情 。 我们需要花时间和病人沟通 , 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史 , 从中捕捉信息 , 再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躯体检查结果及心理测评结果才能够做出诊断 。 ”
总能排在班级前几名的然然(化名)进入高三后 , 沉重的学习压力使她在初次月考时一下名落千丈 。 面对父母的责备和老师的期许 , 然然从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变得少言寡语 。 正值高考冲刺阶段 , 然然性格大变也急坏了她的父母 , 遂带着然然来到一中心医院寻求治疗 。 张国强接诊后 , 经过耐心问诊 , 结合然然的抑郁和焦虑评估结果 , 确定然然为考前焦虑抑郁 。 经过一段时间的诊间“话”疗及药物控制 , 然然的焦虑情绪和抑郁状态明显减轻 , 生活和学习逐步回到正轨 。
相较于其他科室一天能够接诊七八十人 , 张国强日均接诊只有四十余人 。 多年的临床经验 , 让他在面对不同症状的病人时 , 能够迅速抓住其“软肋” , 寻根溯源、对症治疗 。
“医生看病 , 特别是心理医生 , 要有共情能力 。 只有懂得了病人 , 病人才会更加信任你 , 更好地配合治疗 。 病人愿意配合治疗 , 才能够及时、正确的诊治 。 我们和病人也算是‘双向奔赴’ 。 ”谈起自己的行医之道 , 张国强笑着说 。
从亡羊补牢转向危机干预
1993年 , 张国强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第六医院工作 。 在专科医院里 , 精神性疾病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多样 。 “当时大环境下治疗手法缺乏 , 治疗环境差 , 国内能够参考的文献较少 , 业务开展范围较狭窄 。 医生只能靠问诊与病人沟通交流和观察 , 评估患者是哪一类精神问题 , 因此当时的诊断没有绝对的标准 。 ”张国强说 。
张国强在临床治疗中发现 , 无论是何种原因出现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失眠症等疾病的患者 , 或是查不出病根却总感觉身体不适的身心疾病患者 , 恢复起来比较快、比较好的 , 一直都有家属在旁陪伴鼓励 。
“外表的东西和内在产生联系 , 这就是心理 。 心理上的变化同样也会影响外在的一些行为 , 这种变化很容易被发现 , 也很容易被忽视 。 ”张国强介绍 , 早期精神类疾病会有一定预兆 , 这些预兆就是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细微或明显的变化 , 最容易发现这些变化的就是患者家属 。 在面对一些早期症状的患者时 , 张国强总是鼓励从家庭入手 , 进行整体干预 , 避免病情走向严重或反复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