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这件事情,速看这份指引→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中 , 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从“7+3”调整为“5+3” , 即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期限变为“5天” , 集中隔离解除后 , 从原来的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3天“居家隔离” 。
不少市民朋友对“居家健康监测”、“居家隔离”这两种不同的方式产生了疑惑:同样是“居家” , 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居家隔离应该怎么做?是否必须单独居住?一起来看这份指引!
做好这件事情,速看这份指引→
文章图片
关于居家健康监测
01场所要求
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 , 尽量保持相对独立 。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 , 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 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
02管理要求
●健康监测
实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 , 做好症状监测 , 并向社区(村)如实报告 。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 , 应立即告知社区工作人员 , 并配合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 就诊时如实告知医务人员流行病学史 。
●外出限制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 , 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 , 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核酸检测
居家健康监测人员需根据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检测 。
做好这件事情,速看这份指引→
文章图片
03卫生防疫要求
●保持居家卫生
每天尽量开门窗通风 。 做好居家环境卫生清洁 , 对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定期通风和消毒;对门把手、手机、开关等日常高频接触物品表面定期消毒 。 尽量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 , 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 , 用餐时提倡分餐制 。
●做好手卫生
讲究咳嗽礼仪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 , 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 如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 。
做好这件事情,速看这份指引→
文章图片
关于居家隔离
01个人健康监测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不得外出 , 由社区组织采样人员上门采集 , 并及时推送核酸检测结果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 , 根据相关防控要求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抗原自测 , 并将监测、检测结果主动报告至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 。
3天居家隔离期间 , 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 医学观察期间 ,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 , 社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辖区疾控机构报告 。 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 , 经所在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 , 安排专人专车 , 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 落实闭环管理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满 ,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 且无任何异常症状者 , 经社区核实 , 并收到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通知单 , 可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
02隔离房间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 , 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 , 保持相对独立 , 并且在隔离室放置桌凳 , 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严格落实有关要求 , 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者仍实行集中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