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高血压诊断“门槛”下调 , 一夜间很多人成了高血压患者 。
11月13日 ,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发布 , 其中最大的关注点 , 是将中国成人的高血压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 。
新版指南一经面世就引发热议 。 有专家认为 , 大量的队列研究、随访观察研究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 , 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 将血压控制得再低一些 , 能够带来明确的心血管获益 。
也有人担心 , 原本血压值处于130/80mmHg~140/90mmHg区间的人群转入高血压人群 , 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将从2.45亿逼近5亿 , 中青年人群诊断出更多高血压患者 , 也将由此带来巨大医疗压力 。
文章图片
2021年10月8日 , 南京 , 医护人员在江苏省中医院为咨询者测量血压 。 视觉中国图
究竟新标准意味着什么?11月14日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就此采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崔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樊民 。 谈及新版指南 , 专家直言“有一些担忧 , 也有一些鼓舞” 。
干预关口前移
【一夜间成高血压了?专家解读新版指南:“有鼓舞,也有担忧”】在中国 , 高血压不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 ,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 心梗、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 。
对医疗界而言 ,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 。 不仅仅是中国 , 世界上多数国家均重视控制高血压 , 2017年 , 美国首先对高血压诊断界值做出突破 。
《2017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指南》首次将普通人群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至130/80mmHg , 打破了沿用数十年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 2022年 , 欧洲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治疗指南中 , 也将高血压界定为130/80mmHg以上 。
文章图片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 。 视觉中国图
“尽早地降压、尽早地干预 , 可以对健康带来明显获益 , 这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中已经证实了 。 ”崔松说 。 目前 , 已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例如SPRINT研究、STEP研究、BPLTTC、CRHCP研究等表明 , 将血压控制得更低一些能够带来显著的心血管获益 。
樊民也表示 , 之所以高血压标准在不断降低 , 主要是各国都希望将高血压的干预关口前移 。 上世纪90年代 , 中国高血压标准为≥160/95mmHg , 随后降至≥140/90mmHg , 这一标准维持了好多年 , 直到现在又降至≥130/80mmHg 。 ”
如今不难发现 , 随着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攀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 “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理念已深得人心 。 崔松觉得 , 高血压的前期防治、提前干预已经逐渐有了共识 。
“现在就算不修改这个指南 , 我们对血压的控制 , 已经是希望大部分人都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崔松说 。
给医疗资源带来考验
即使如此 , 目前做出突破的仍是少数 , 将高血压诊断标准降至
2020年 , 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制定了供全球范围内使用且面向18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管理的实践指南 , 与大多数主流指南一致 , 高血压的诊断界值依然在≥140/90mmHg 。 欧洲的成人诊断标准也尚未改变 , 《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将140/90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 。
- 这项标准调整!网友热议:我突然成高血压了?
-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平时应该如何降低心跳次数,一文学习下
- 高血压治愈在未来或将可能?来看新的治疗技术
- 让更多“金点子”成为“金钥匙”
- 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新增患者都要服药吗?
- 宁乡永盛村和浏阳梅田湖村成“最美”
- 《RM》11年池石镇首次生气?成员频频挑衅,刘在石的策划确实专业
- 多地取消全员核酸检测!查验核酸不应成常态
- 养成散步的习惯,这些注意事项需了解,一文参考下
- 成都局部聚集性疫情多由外地病例引入 在人群聚集场所形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