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矮、穷、丑,通过开放后全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娶了个漂亮女大学生( 二 )


朱俊芳每天踏踏实实的工作 , 任劳任怨 , 与工友们相处融洽 , 他的扎实肯干得到了工友们的赞扬和肯定 。
不断有热心的工友给朱俊芳介绍对象 , 但姑娘一听他的情况 , 不是嫌他家穷 , 就是嫌他个子矮 , 一直到了27岁的大龄 , 朱俊芳仍然是光棍一个 。
时间来到了1984年 , 来到了文章开头那一刻 。 这一天朱俊芳正待在宿舍里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发愁 , 关系走得很近的工友王好义走了进来 , 王好义平时喜爱读书看报 , 对当时书报杂志上刊登的有关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的讨论十分关注 , 他对好友朱俊芳的烦恼也十分了解 。
1984年三月 , 王好义给《中国妇女》杂志写了封信 , 在信中讲述了朱俊芳的烦恼 , 希望得到帮助 。 杂志社很快回信 , 说可以为朱俊芳刊登征婚启事 。
王好义收到回信后 , 立即来找朱俊芳要照片 。 朱俊芳一听 , 觉得把照片登在杂志上找媳妇很丢人 , 王好义说:“找不到媳妇才丢人呢!”
王好义拉着朱俊芳来到照相馆 , 拍了照片 , 又帮助朱俊芳写了征婚启事并附上15元钱 , 一块寄给了杂志社 。
他矮、穷、丑,通过开放后全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娶了个漂亮女大学生
文章图片
1984年5月15日第5期《中国妇女》杂志刊登了朱俊芳的征婚启事 , 在这份中国开革开放后第一则征婚广告中朱俊芳这样介绍自己:
“我是一个煤矿工人 , 27岁 , 河南商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人 , 父母已故 , 兄弟四人 , 房八间 , 现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当合同工 , 每月工资80元 。 我热爱煤矿工作 , 文化程度高小 , 无疾病 , 身高1.64米 。 如哪位未婚女子不嫌俺是煤矿工人的话 , 如谁家中只有女儿又有心招婿的话 , 我愿到女家落户 , 尽养老之责 , 如哪位丧夫之妇有心另寻伴侣的话 , 均可来信或见面 。 ”
透过这则征婚广告可以看出朱俊芳的朴实坦诚 , 他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本人条件一五一十地展露出来 , 对女方却没有提太多的要求 。
征婚启事发表后 , 朱俊芳并没抱太大的希望 , 他心里想:有哪个姑娘能看上我这个其貌不扬的农民矿工呢?
令朱俊芳没有想到的是 , 征婚启事登出不长时间他便收到了第一份惊喜 , 一个上海姑娘给他来信了 。
识字儿不多的朱俊芳拿着信找到了同事 , 让同事念给他听 , 同事看过信后告诉朱俊芳:这个上海姑娘要和你交朋友 。
这之后 , 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来信雪片般飞来 , 陕西的 , 湖南的 , 四川的 , 还有北京上海的 , 应征来信达到了上百封 , 令朱俊芳不知如何选择 。
正当朱俊芳犹豫不决之际 , 有一位东北姑娘竟然主动登门前来应征 。
这位姑娘叫李萍 , 她的家远在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
他矮、穷、丑,通过开放后全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娶了个漂亮女大学生
文章图片
李萍21岁 , 身材高挑 , 长相出众 , 她出身于干部家庭 , 师范大学毕业 , 在大学里学的是音乐系 , 毕业后当了音乐老师 。
李萍无意中在杂志上看到了朱俊芳征婚广告 , 她觉得很新鲜 , 也觉得用这种方式找对象有些丢人 。
李萍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 李萍父亲的婚姻观念非常传统 , 他反对李萍自己找对象 , 怕李萍上当受骗 。 他给李萍四处张罗 , 他觉得合适便催促李萍去相亲 。 但李萍觉得自己的婚姻大事应由自己做主 , 她决定摆脱父亲的束缚去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 。
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向往的李萍离开了家 , 怀揣着则发的几十块钱工资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 她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
理想是美好的 , 但现实却很骨感 , 李萍来到北京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 也没能与她梦想中的白马王子来一次令人心醉的邂逅 。 眼看带的钱就要花光了 , 该何去何从李萍有些拿不定主意 。 就这样回家李萍心有不甘 , 一想到回家后还要整日面对父亲没完没了地唠叨 , 她就觉得受不了 , 可不回家 , 又该去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