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矮、穷、丑,通过开放后全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娶了个漂亮女大学生( 四 )


1984年的国庆节 , 朱俊芳和李萍结婚了 , 来自中国中部和最北边的一男一女通过一则征婚启事 , 冲破门当户对 , 学历、容貌、身高的差异和偏见结合在一起 。
他矮、穷、丑,通过开放后全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娶了个漂亮女大学生
文章图片
朱俊芳和李萍刚结婚时 , 常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 在背后小声议论说他俩过不长 , 说朱俊芳配不上李萍 , 甚至说不知道啥时候李萍就走了 , 朱俊芳听到这些议论总是不屑一顾 , 他很有信心地说“我媳妇不会那么做!”
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媒体征婚这一新鲜事物 , 使很多远隔千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 功德无量
与所有人的婚姻一样 , 朱俊芳与李萍的婚后生活有苦有甜 , 有欢乐有泪水 。
婚后第一年的夏天 , 东北长大的李萍受不了河南的闷热 , 不善表达的朱俊芳看在眼里 , 一向非常节省的他拿出积攒的两个月工资 , 买了个最好的电风扇给妻子降温 , 邻居家的媳妇们都羡慕的不得了 , 说朱俊芳真疼媳妇 。
婚后第二年儿子出生了 , 朱俊芳当爸爸后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 , 他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 。 李萍总是叮嘱丈夫要注意安全 , 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 , 她独自承担了照看儿子和打理家务的重担 。 朱俊芳也不负妻子的期望 , 每个月他都比其他矿工多挣两三百元 , 还连年被评为矿先进工作者 。
朱俊芳和李萍妇唱夫随 , 和和睦睦 , 他们家连年被评为矿上的“五好家庭” , 李萍个人还被评为“女工家属安全先进个人” 。 1999年 , 北京多家媒体认证朱俊芳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征婚第一人” 。
但每个家庭都不可能总是欢声笑语 , 一帆风顺 , 总会有波折 , 有不如意 。
2003年 , 朱俊芳和李萍18岁的儿子突感不适 , 最终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 , 朱俊芳和李萍为了给儿子治病东挪西借 , 还卖掉了房子 , 好在经过治疗后 , 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 。
他矮、穷、丑,通过开放后全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娶了个漂亮女大学生
文章图片
在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婚姻时 , 朱俊芳总觉得对不住妻子 , 自己条件差、文化低 , 性格又内向 , 而妻子是大学生 , 能歌善舞 , 开朗大方 , 自己在物质上无法让妻子过上富足的生活 , 在精神方面自己也无法满足妻子 。
李萍在回顾过去时 , 觉得年轻时自己有些任性和冲动 , 但她称选择朱俊芳并没有感到后悔 , 她称既然自己选择了这个男人 , 这辈子就要与他白头偕老 , 无论贫贱灾祸 , 都要共同面对 。
2018年 , 朱俊芳和妻子的爱情故事被央视评为“2018中国十大爱情故事” , 并捧回了象征美好爱情的奖杯 。
如今 , 老两口都已退休 , 每天在家买菜、锻炼身体 , 享受着天伦之乐 , 过着安稳平淡却恩爱依旧的生活 。
他矮、穷、丑,通过开放后全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娶了个漂亮女大学生
文章图片
朱俊芳1984年用一则征婚启事征来了令他非常满意的媳妇 , 一转眼 , 他与妻子风风雨雨、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三十多年 。 当初很多人都断言他们过不长久 。 可现在 , 他们的孙子都6岁了 。
应该说朱俊芳与李萍的幸福结合得益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 正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 不论在乡村还是城市 , 人们的思想观念得以逐渐改变 , 逐渐放开 。
自朱俊芳刊登改革开放后第一则征婚启事之后 , 通过各种媒体征婚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流行开来 , 不但报纸刊物纷纷开设了征婚专栏 , 广播电视也有了情感、征友等栏目 , 发展到如今 , 各地电视台还开办了各种现场相亲节目 , 人们的择偶方式更加多元化 。
千百年来 , 中国人在婚姻和择偶方式上谨慎低调 , 不喜四处张扬 , 偏于保守 ,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择偶选择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