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肺癌日|呼吸介入诊疗技术让肺小结节微创治疗如虎添翼( 二 )


“大杀器”找到0.1cm2大小看似健康的病变范围
50岁的田女士 , 因胸痛在当地医院检查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结节 , 当地医生考虑恶性肿瘤 , 后续还发现全身多处转移 。 明确病理类型成为田女士诊疗的重要一步 。
经多方打听 , 田女士慕名找到陈彤宇主任 。 术前CT影像可以看到田女士右肺下叶分支支气管管口狭窄 , 在多数情况下此种类型的病灶 , 气管镜检查往往可以轻松获取病理组织 。 但在手术中 , 陈彤宇发现田女士气管仅仅受到来自气管外侧的压迫 , 气道内并未见到明显肿瘤结构 。 这下犯了难 , 仅对镜下健康组织做常规活检除了不必要的创伤外 , 如未取到肿瘤组织还会延误诊断时间 , 影响诊疗方案的制定 。
于是 , 经验丰富的陈彤宇通过轴向超声探头的探查再次验证了田女士的肺肿块位于气管外侧 , 同时见到肿物旁伴行了较粗的肺动脉 , 穿刺活检出血风险极高 。 权衡利弊后 , 他决定启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这个“大杀器” 。
通过超细激光显微扫描 , 术中看到受压气管表面的一小片区域气管壁微观纤维排列出现紊乱 , 这是恶性肿瘤的特征改变 , 有了这一重要依据 , 陈彤宇主任当机立断 , 在仅约0.1cm2大小看似健康的病变范围采用穿刺加钳取相结合方法获取组织标本 , 并通过快速病理诊断平台证实为恶性肿瘤 , 操作顺利完成 , 在成功取得病理标本的前提上将患者风险降到最低 。
同样 , 田女士术后并未感到任何不适 , 一周后的病理证实为肺腺癌 。
近年来 , 岳阳医院以中医特色专科为核心、以中西医多科室合作的学科建设为模式 , 建立了18个中西医协同中心 , 其中就有以胸外科、呼吸内科为核心的呼吸中心 。 更好的服务广大肺部结节、肺癌患者 , 呼吸中心组建了呼吸介入MDT团队 , 由胸外科、呼吸内科、放射科、麻醉科、病理科等组成 。 医院配备了电子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计算机模拟虚拟导航、电磁导航、快速细胞学病理平台、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系统、微波消融治疗平台等大型设备 。 多科协作诊疗的模式明显减少了患者在不同科室乃至不同医院往返的麻烦 , 也能一定程度减少由此产生的额外医疗费用 。
陈彤宇主任领衔的岳阳医院呼吸介入诊疗项目年手术量百余例 , 团队在肺结节诊疗领域真正做到患者全技术、全流程管理 , 在呼吸内镜并发症的处理上具有外科技术背书的独特优势 , 不但活检综合阳性率高 , 而且同步可以经皮、经气道肿瘤消融 , 取得满意的疗效 。
“中医在肺癌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 在肺癌的各个治疗阶段 , 包括手术前后 , 使用中医治疗可以达到增强疗效、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 。 ”岳阳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振伟介绍 , 医院充分发挥中医优势 , 以中医药个体化治疗为特色 , 在肺癌各阶段治疗中运用中药汤药、穴位埋线、功法等中医方法取得了确切疗效 , 为增强肺癌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提高生存质量“保驾护航” 。
“随着呼吸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 , 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模式也发生了转变 。 新技术虽好 , 但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肺结节治疗的最主要手段 。 ”陈彤宇提醒 , 没有最好的技术 , 只有最适合的技术 。 不同诊疗手段的选择仍需有经验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 , 患者才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最优的诊疗服务 。
陈彤宇再次强调 , 肺结节、早期肺癌是没有明显症状的 , 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 。 借助CT等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甚至超早期肿瘤 。 通过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等手段完全可以避免或延缓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 治疗效果更好 , 恢复更快 。 千万不要因“谈癌色变”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