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仁寿县:稳粮增收 打造新时代的“天府粮仓”( 二 )


仁寿铧锐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 彰加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铧炉、礼周、楼影、朝凤等村(社区) , 总投资4700万元 , 建设总规模1.3万亩 , 目前已安排50余台工程机械和20余名管理人员 , 全力抢抓施工进度 , 确保早日投入春耕使用 。
近年来 , 仁寿县依托各类涉农涉水项目 , 全力推进田、土、水、路等综合配套建设 。 截至目前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3.2万亩 , 实现农田灌排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三力”大幅提升 , 并依靠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 持续培肥地力 , 耕地质量等级和粮食生产能力逐年提升 。
依托科技手段探索粮食增产密码
“大豆实收3.07亩 , 鲜籽粒种537.5公斤 , 平均含水率15.32% , 含杂率2.39% , 亩产量160.5公斤……”11月12日 , 四川省、眉山市有关专家对仁寿县承担的国家大豆科技自强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创建”攻关田进行了现场测产 。
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大豆高产创建验收办法》的实收测产办法 , 选取产量最高的3亩地块 , 经机械收获籽粒、过磅称重、测定大豆籽粒鲜重和测定大豆籽粒水分含量等程序后 , 现场宣布了测产结果 。
据悉 , 位于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是该县和四川农业大学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 , 经过多年不断探索试验 , 已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预期目标 。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 并不是简单的一行玉米一行豆 , 而是有更多的排列、距离讲究 。 仁寿县是最早在全国推广这一种植技术的地方之一 , 带给当地群众十足的“甜头” , 今年 , 该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约25万亩 。
值得一提的是 , 玉米大豆“合伙”种 , 不仅增产增收不增地 , 还提升了经济、社会效益 。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团队不仅攻克了分带变量喷雾、低位仿形割台等关键技术 , 还研制了轻简高效的播种、施肥、植保、收获等机具 , 填补了间套作无配套农机具的空白 , 实现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 。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推广只是仁寿县依托科技手段 , 探索粮食增产密码的一个切面 。 一直以来 , 该县不断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 , 以科技赋能粮食生产 ,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
推动种业振兴 。 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 , 开展筛选符合仁寿墒情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试验 , 推广优质稳产主导品种 。
开展创新示范 。 依托川农大“专家大院” , 健全“专家院所+农技人员+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
研发适宜农机 。 研发推广适合丘区耕作的农机装备 , 大力推广机插机播、无人机植保等技术 , 重点是以免耕带旋播种技术为核心的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分段机械化收获技术为核心的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 。
推广节水技术 。 探索建立大区域尺度精量灌溉施肥决策技术 , 形成适宜该县土壤结构的用水标准 , 提高水肥利用率 。
仁寿县将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 以“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为契机 , 肩负起维护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 。 (郭侨)
近年来 , 仁寿县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 多措并举 , 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 打造新时代的“天府粮仓” 。
培育经营主体带动粮食规模生产
11月初 , 正是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 , 在仁寿县方家镇水池村 , 年轻的种粮大户范琨正抢抓晴好天气 , 组织农技人员操作无人机进行小麦飞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