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焕新颜 宜居又宜业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村庄焕新颜  宜居又宜业
文章图片
村庄焕新颜  宜居又宜业
文章图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 是群众的深切期盼 。 十年来 ,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 , 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
四方庭院整洁 , 房前桂花盛开 , 芳香沁人心脾 , 一条干净宽敞的硬化路从门前经过 , 远处菜园葱葱郁郁 。 这样温馨又恬静的小院 , 让甘溪镇沙坝村90岁老人杨秀荣幸福满满 。
说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 , 老人赞不绝口 。 他说十年前 , 沙坝村连户路没有硬化 , 遇到下雨 , 路面湿滑 , 自己都不敢出门 。 现在村里环境干净整洁 , 水、电、路等设施齐全 , 大家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 自己居住的环境也是十分惬意、舒适 。
“现在这个社会好啊 , 大家都文明 , 我们这个村又是示范村 , 空气好 , 卫生做得好 , 村干部经常监督 , 群众也十分自觉 , 每家每户都很讲卫生 。 ”杨秀荣说 。
走进该村侯小英家里 , 双开门冰箱、电视、沙发等一应俱全 , 和城市里的住房装饰毫无差别 。 侯小英说以前很向往城市生活 , 现在更加喜欢农村的生活 。
“我们农村条件好 , 空气新鲜 , 出门都是硬化路 , 以前住的是老房子 , 现在我们都住到新房子里 , 有三层 , 电磁炉、煤气什么都有 , 居住环境和城市差不多 。 ”侯小英对现在的农村生活十分满意 。
如今行走在沙坝村 , 屋舍白墙黛瓦 , 道路阡陌纵横 , 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 村庄干净整洁 , 可谓是人在景中走 , 景中有人行 , 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映入眼帘 。
沙坝村只是沿河农村人居环境改变的一个缩影 。 十年来 , 该县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容村貌提升、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 努力营造卫生整洁、生态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
在沙坝村的葡萄产业园里 , 51岁的何飞和妻子正在园里锄草 。 而在2020年前 , 他们夫妻俩和其他人一样 , 过完年就背起行囊外出务工 。 直到后来 , 村里的产业逐渐壮大 , 很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 奔波多年的夫妻俩选择留在家乡的产业基地务工 。
“以前背井离乡 , 家里有什么事情又要赶回来 , 工资都花在路上 。 现在沙坝村产业发展好 , 有葡萄、粉丝 , 我们留在村里打工 , 一年找两三万块钱还是没问题的 。 ”何飞说 。
据沙坝村党支部书记何庆介绍 , 目前 , 沙坝村的产业有葡萄、粉丝、榨油等 , 产业覆盖了本村及周边四堡、毛田、桑木等村 , 村里的产业每年劳务支出40多万元 , 而且全村的产业发展势头很好 , 今后可以带动更多人就近务工 。
同样 , 在板场镇熊家沟村 , 10多个工人正在田间忙着锄草 。 李道强今年77岁 , 是工人中年纪最大的 。 他告诉笔者 , 放在以前 , 自己这个年纪也就只能在家里做做农活 , 没什么收入了 。 但这几年 , 村里的产业不断发展 , 自己身体硬朗 , 没事就可以去务工 , 一年下来 , 至少可以挣5000元 , 除去自己零用之外还有剩余 。
“村里产业发展得好 , 我们老了也还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 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 ”李道强说 。
十年来 , 沿河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 各乡镇(街道)立足“生态优先、特色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定位 , 深度挖掘区域资源优势 , 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 持续提升打造农文旅特色品牌 , 为群众开辟增收致富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