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怨自艾”到被人奉为“神女”,王昭君形象为何发生这种变化

王昭君形象由人向神的转变 , 是一个有趣的值得探讨的文化现象 , 我们肯定昭君的人格魅力及其历史贡献是这一现象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
同时 , 还应当看到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进程和人文背景中 , 这一文化现象是由多种复合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 。
从“自怨自艾”到被人奉为“神女”,王昭君形象为何发生这种变化
文章图片
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昭君由人向神的转变 , 实质是由历史向神话的转化 。 首先 , 我们先了解“神’’的概念 , 或者是说神具有哪些特征 。
神具有与社会成员相通的人格 , 根据如下:神总是注意着人的行为;神的行为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类的要求 , 这种要求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神经常惩罚现世那些违背社会准则而行事的人;神与人的关系以及诸神内部的相互关系都具有社会特征 。 ”
高尔基说:“古代‘著名的人物 , 乃是制造神的原料’”神是有完全性、永远性、无限性 。 一般说来 , 被民间神化后的昭君也是有了神的完全性、永远性、无边性 。
从“自怨自艾”到被人奉为“神女”,王昭君形象为何发生这种变化
文章图片
昭君是完全的 , 她在民间是完美的 , 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 , 在昭君身上集知识、智慧、善良、慈爱、公义、圣洁于一身 。 昭君是永远的 , 从西汉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昭君至今活在人们的心中 , 随着时代的变迁她已经超越了时间 , 已经成为代表事物发展方向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 , 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所以她是永久的 。
昭君又是无边的 , 她已经超越了空间 , 不仅湖北、内蒙古一带在传颂 , 而且在全国并逐渐以和平女神形象走向世界 。 昭君出塞所体现的各民族人民团结、和平、友好的追求 , 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 。 神在她的知识上、智慧上、慈爱与圣洁上是自存的、无限的 。
从“自怨自艾”到被人奉为“神女”,王昭君形象为何发生这种变化
文章图片
在关于昭君的神话中 , 没有一个不是表现着她的智慧 , 她能够驱除恶势力 , 能够为人们谋幸福 。
现实生活中的昭君也是充满智慧的 , 在那个年代 , 她能够冲出皇宫主动和番 , 这是一个女子的智慧 , 又能够在异族精神物质存在巨大差异的环境中和谐的生活 , 这更需要一个女子的智慧 , 她不是悲剧命运的消极承受者 , 而是一个积极奋起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子 。
神是善良的 。 昭君是善良的 , 她看到后宫众多白头宫女和失宠后妃的悲惨命运时她是善良的 , 她同情他们 , 所以自己要冲出牢笼 。 出塞后 , 她看到匈奴的生活条件捎去中原的种子改善和提高吃、穿、住、行的条件 , 用她的勤劳和智慧和匈奴人民勇敢地面对着艰苦生活的考验 。
从“自怨自艾”到被人奉为“神女”,王昭君形象为何发生这种变化
文章图片
在传说中 , 她更是看不得老百姓受苦受难 , 用她的热心、热情构建自己的美好家园 。 爱乃是神最核心的属性 , 爱祖国、爱人民、爱少数民族的博大爱心和宽广胸怀 , 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奉献精神是昭君爱的综合体现 。
昭君是带着对祖国和汉匈两族人民的爱而走出汉宫的 。 这种为靖边安国、福泽百姓而置己度外的行为 , 反映了昭君宏阔博大的爱心以及可贵的奉献精神 。 她以自己的善良、真诚、爱心以及顾全大局的行动 , 融化了异域的隔膜 , 获得了人民的尊重 , 把两族人民引向了和平美好的生活之路 。
从“自怨自艾”到被人奉为“神女”,王昭君形象为何发生这种变化
文章图片
正如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 在这种反映中 , 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 ” 。 民间把昭君神化为神 , 但尚未成为宗教意义上的神 , 而是神话故事中的神 。 但也体现着“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