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泉州人过春节的风俗

春节的风俗有什么春节的风俗有什么?在春节所看到的风俗有什么?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

福建泉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泉州人过春节的风俗

文章插图
求汕头春节的风俗家家必须将肉类、菜类、鱼类等食物都准备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铺户关门,到初六才开张迎客 。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们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 。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 。
闽南的习俗有哪些过春节,做正日,道恭喜,蒸糕做猓,喜气洋洋 。上元节(元宵)是大节日,尤为热闹,家家挂花灯,小孩提纸灯,踩街装人,欢宵达旦 。
清明节,春祭敬祖,扫墓烧纸钱,寄托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
五月节也就是端节,这时是黄梅季节要过渡到暑天,家家户户都煎猓做粽,俗称“补天”,以祈求老天不再下雨 。在乡村,这一天要龙头“采莲” 。所谓“采莲”就是用一根竹竿,上面扎长方形红布一方,书写“祈求平安”,由一旗手扮演滑稽神态到各家去一挥旗子,祝诵:采莲呀,给你们平安财气 。采莲的队伍在旗手后面,敲打锣鼓,由一老汉指挥并领唱“嗦&&莲”的采莲歌,边唱边走,绕完全村 。乡民在这种活动中寄托着祈求农业丰收、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 。
“七娘妈生”,即七夕,起源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这一天家家要摆纸轿、胭脂盒、花粉,拜七娘妈,以求庇佑 。
普渡日,就是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日起,历时一个月、分铺分区祭祖先,设宴席,演戏请客热闹一番 。最后一日再烧灯,摆些菜碗,喜庆结束 。
中秋节 。闽南人过中秋节的热闹程度仅次于“上元” 。这时秋高气爽,又是收成季节,家妇们就买月饼,蒸煮甘薯、芋头,小孩们则到处捡砖瓦片造塔仔,当月满天心,家人团聚赏月、吃饼、或搏“状元”饼,而小孩子分到月饼后,就结伴去拜他们造的塔仔公 。泉州城里,这一夜,许多人都到江上泛舟赏月,有的在江边悠然地鸣奏南曲,很有雅趣 。
九九重阳,登高远足,是一项很有诗意的群众体育活动 。
【福建泉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泉州人过春节的风俗】冬至,就是冬节 。用糯米粉搓丸,做成鸡、鸭、狗、猪、羊、牛六畜的模样,&&些面线吃早点 。在乡村,还举行隆重的冬祭 。
做“年兜” 。在除夕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除尘”贴春联,备办年货,蒸糕蒸&&,还要送神 。除夕当夜,家人团聚点独守岁,然后燃放鞭炮,送旧迎新 。新年即来,周而复始 。
崇拜灶神,是地处东南海隅的闽南地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历腊月二十三(有的是二十四)就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 。
祭灶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 。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发明火食是一次重大的文明飞跃,人类这种高级动物与普通动物才开始有所区别 。那时,人们在住地烧着一堆堆的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制作陶器、防御野兽 。这种火堆就是原始的“灶” 。灶神崇拜始于此,早在《礼记·祭法》中就写道:“王为群姓立七祀 。”灶神即是其中一祀 。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君菩萨 。其性别、姓名,各种典籍说法不一 。有的说是炎帝神农,有的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有的说是姓苏名吉利,有的说是姓张名单字子郭,有的说“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有的说是一位老妇……这大概属于神话制造者的“百家争鸣” 。
灶神的职责最初只管人间饮食 。魏晋之后,一些道教书籍称此神负有代天监察人间善恶的使命,有给人祸福的大权 。说是“灶之为神,号曰司命 。司人一家良贱之命,过无隐露,纤悉皆言……月晦日,诣天曹白人罪,大者夺纪(减去寿命三百日),小者夺算(减去寿命三日)” 。
祭灶的日子也有多种演变 。旧时人们勤加祭灶,有六月初四、十四、二十四这些日子祭祀的,有孟夏(四月)、仲夏(五月)祭祀的,也有在八月初三灶君生日祭祀的,还有在腊月初八祭祀的 。唐宋之后,多数地区定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俗称“送神” 。古时,民间十分重视祭灶,民谚说:“三番谢灶,胜做一坛醮 。”
在笔者小的时候,许多人家的厨房都供有灶神,没供灶神的则用红纸写上“灶君司命”字样代替,两旁还贴一副对联,曰:“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由于民间认为灶神会向天曹汇报人间善恶,有人就认为这是专门向上级打小报告的神,对其不满,但又感到惹不起躲不起,因而敬畏有加 。祭灶时,既要“行贿讨好”,又想逃避处罚,所以除了供奉许多金楮、佳肴、果品外,还特地供奉做成塔形的“糖塔”,为灶神登天提供方便;又供奉不少麦芽糖,设下“阴谋”要把灶神的嘴巴粘住说不了话,或者使灶神说话时口齿不清,使玉皇大帝听不清那些对人们不利的话 。特别是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更是乐此不疲 。
据说老一代的灶君徇私舞弊,老是向玉皇报喜不报忧,未能为劳苦大众主持公道,受到群众反对,顾张思的《土风录》记载有《打灶君》的戏曲演出 。老一代的灶君不受欢迎,百姓们另请出一位劳动人民出身的姓张名仁的正人君子当灶君 。这个传说反映了老百姓心中对待是非曲直的一种态度 。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拜灶君称为“送神”,到正月初四,又复请灶君回位,称为“接神”,又是一番祭敬 。
斗转星移,如今隆重祭灶仪式已不多见,但一些人家仍有“送神”的习惯 。除夕的围炉守岁也与祭灶遗俗有关 。
?id=312
参考资料:
福建泉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泉州人过春节的风俗

文章插图
福建春节习俗有哪些?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 。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 。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 。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 。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 。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 。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
正月初十,地诞 。是日不砍柴、不掘土 。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