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童日|专访麻省总医院遗传专家:基因检测结果易被误读

·线粒体缺陷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 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 。 线粒体蛋白输入缺陷还与癌症和代谢疾病等相关 。 对TOMM70等线粒体蛋白转运体的功能和调节的进一步了解 , 可能有助于阐明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的治疗方法 。
世界儿童日|专访麻省总医院遗传专家:基因检测结果易被误读
文章图片
美国未确诊疾病网络(UDN)成员出席2017年美国ACMG临床遗传学年会 。 UDN官网图
三四个月大时 , 美国女孩莉莉(化名)就被诊断为喉软化症 。 六个月时 , 家人注意到她发育进展缓慢 。 直到四岁 , 她才能够自己爬行和坐起来 。 在此半年之前 , 她开始经常突然跌倒 , 而且活动明显减少 , 频繁地表现出极度烦躁 。
家人担心她会癫痫发作和发育倒退 。 但多次脑电图(EEG)检查显示 , 尽管图像异常 , 她并没有癫痫发作 。 尝试多种抗癫痫药物后 , 莉莉的活动水平和情绪逐渐恢复了正常 , 但她仍然有发呆和跌倒的症状 。 现在8岁的她 , 能把自己拉到站立姿势 。 她会用吸管喝水 , 但不能坚持自己吃东西 。 “爸爸”和“宝贝”是她为数不多会说的几个词 。
莉莉总是很容易受到惊吓 。 医生诊断 , 她有肌张力低和混合性多动性运动障碍 , 包括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抽搐和扭动 , 以及缺乏肌肉协调性 。 除此之外 , 她还有小脑萎缩和小头症等症状 。
莉莉一家联系了美国未确诊疾病网络(UndiagnosedDiseasesNetwork , 以下简称“UDN”) 。 经过一整套代谢检测、基因测序的遗传学分析 , 病因最终锁定在一个TOMM70全因错位的基因变异 。
研究者通过多方搜寻 , 发现一个11岁男孩的病例与她非常相似 , 两人都存在这同一个基因变异 。 后续的果蝇试验证明 , 这个基因变异会导致线粒体的蛋白质转运异常缺陷 , 这是过去从未发现的基因功能 。
“进行诊断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 确定疾病原因 , 可以让父母放心 , 这不是他们的错 。 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突变 , 在父母双方中都没有发现 , 表明未来生育孩子再次患病的风险也非常小 。 ”该研究负责人大卫·斯威策(DavidA.Sweetser)告诉澎湃科技采访人员 。
“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 但是这为我们了解分子缺陷提供了一个目标 , 有朝一日可以开发出治疗方法 , 同时使支持性临床护理继续进行 。 随着更多病例的发现 , 我们可能会了解到需要筛查的其他医疗问题 。 ”
斯威策还指出 , 大量证据表明 , 线粒体缺陷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 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 。 线粒体蛋白输入缺陷还与癌症和代谢疾病等相关 。 “对TOMM70等线粒体蛋白转运体的功能和调节的进一步了解 , 可能有助于阐明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的治疗方法 。 ”
斯威策自2003年起担任美国麻省总医院儿童医院医学遗传学和代谢科主任 , 也是UDN麻省总医院站点主任 。 UDN成立于2014年 , 由美国麻省总医院领导 , 在全美医疗机构设立7个临床站点 , 截至2019年扩展到12个临床站点 , 共享诊断和治疗资源 。 UDN旨在提升对未诊断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护理水平 , 并促进对未确诊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
据斯威策介绍 , 几年来UDN总共收到了6000多未诊断疾病患者的申请 , 40%申请获得了批准 。 在评估的2000多名患者中 , 成人和儿童各占一半 , 30%的患者得到了诊断结果 , “这一点已经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 但很多孩子还没有得到确诊 , 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诊断水平 。 ”斯威策说 , “有的基因变异对患者疾病表现型意义不大 , 或者不知道具体哪个导致了疾病 , 随着时间发展 , 我们也会发现新的相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