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陈放太久,煮茶之前需要洗茶吗?里面会不会有灰尘和细菌?( 二 )


洗茶 , 虽然舍弃的只有第一冲茶汤 , 但实际上其中已经包含了丰富的养分 。
倒掉 , 实在是可惜 。
况且 , 优质的白茶 , 本身就很干净 , 洗茶纯属多此一举 。
以高山白茶为例 , 生态环境好 , 空气清新 , 人烟稀少 , 几乎没有污染 。
日常都被水汽和云雾笼罩 , 生出了营养丰富 , 且洁净的茶青 。

到了加工的时候 , 也会顾及卫生方便的问题 。
比如 , 日光萎凋的时候 , 水筛不会直接贴着地板 , 而是离地70公分左右 。
这样不仅能让上下空气均匀流动 , 走水更加顺畅 , 还会保持茶青的干净整洁 。
并且 , 大家都知道 , 紫外线具有很好地杀菌作用 , 堪称天然的“杀菌灯” 。
因此 , 经过日光萎凋的白茶 , 散发着一股干燥的气息 , 清新自然 。
除了萎凋以外 , 白茶在烘干的时候 , 温度也比较高 , 同样能杀灭一部分细菌 。
可见 , 成品的白茶 , 基本没有卫生方面的欠缺 。
之后就是储存了 , 密封干燥 , 离墙离地 , 避光阴凉 。
过去我们洗茶 , 是出于安全性考虑 。

担心茶叶很脏 , 有灰尘和细菌 , 才想着通过洗茶来弥补 。
但实际上 , 茶叶与水接触的短短几秒 , 并不能真正带走脏东西 。
尤其是劣质的茶叶 , 品质堪忧 , 泡出来的茶汤浑浊 。
区区洗一遍 , 根本就达不到清洁的作用 。
而多次洗茶 , 香气和滋味物质也会随之流失 , 可见意义不大 。
归根结底 , 洗茶的本质 , 只是为各位提供一种心理安慰 。
论清洁力 , 对于好茶而言是浪费 , 对于劣茶而言又是多余 。
是以 , 煮老白茶的步骤 , 其实很简单 。
用克秤提前称出适量的茶叶 , 待煮茶壶里的水烧开以后 , 投入干茶即可 。
好的白茶 , 本就简简单单 。
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 , 就能煮出一壶色、香、味俱全的茶汤 。

《4》
茶圈中 , 大家对“洗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有人认为 , 洗茶的作用 , 不仅仅是清洁 , 还能起到“醒茶”的目的 。
所有的老茶 , 包括老白茶、老普洱等 , 都需要醒茶 。
把它们从沉睡的状态唤醒 , 后续泡茶或煮茶时 , 才能更好地释放茶香和茶味 。
可事实是 , 白茶和普洱 , 并不相同 。
普洱茶的紧压茶 , 由于压得很紧 , 严丝合缝 , 所以它在长期储存的过程中 , 睡得很沉 。
沉睡中的普洱茶饼 , 的确需要唤醒 , 需要醒茶 。
然而 , 白茶饼看似也在睡觉 , 却不必醒茶 。

原因是 , 它不如普洱睡得那么沉 。
在散茶的状态下 , 还是保持着清鲜、清郁、爽口的风味 。
而在饼茶的状态下 , 不像普洱压得那么紧 , 中间能看到明显的缝隙 。
尤其是寿眉饼 , 因为茶梗粗壮 , 能够起到很好地支撑作用 。
叶片与叶片间拥有足够的缝隙 , 而不像普洱饼那样紧实 。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缝隙 , 让箱内微弱的氧气得以充分作用于茶饼的内部和外部 , 使得整块白茶饼的陈化进度一致 。
如此一来 , 白茶饼便不需要提前醒茶 。

执意要醒茶 , 反而会使得白茶的香气消散 , 滋味变得不那么纯净 。
平白无故的 , 让一款上好的老白茶 , 风味下降 , 口感变差 。
同理 , 其它的润茶、发茶等概念 , 一律不适合白茶 。
微发酵的白茶 , 不必那么复杂 。
它只是纯粹的 , 在岁月的烟尘中 , 体内的物质与氧分子进行交换 , 产生新的养分 , 仅此而已 。
喝白茶 , 没有太多的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