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担心孩子被感染?给家长四点实用建议

近期 , 北京新冠疫情仍处于上升趋势 , 每日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数量超过百名 , 社会面筛查阳性数也在数十例到百余例浮动 , 涉及多个社区和部分学校 , 导致小区管控或对师生教学产生影响 , 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生活上的不便 。
基于上述情况 , 一般家长无法从宏观层面参与疫情防控决策 , 也不是每个人都像医务人员一样能够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 但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的身心健康 , 在此呼吁各位家长能够坚持以下几点:
一、不要慌
新冠病毒现已成为一种遍布全球的病原体 , 目前主要流行的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 。
现有研究发现 , 儿童及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后 , 症状严重程度要低于成人 , 同时目前主要流行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后大多是无症状感染 , 无症状感染后不会出现包括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脑雾等后遗症风险 。
疫情之下担心孩子被感染?给家长四点实用建议
文章图片
图源:自购于depositphotos
有症状感染中 , 所致的疾病症状严重程度要比之前流行的德尔塔(Delta)变异株更轻 , 积极配合治疗即可治愈 , 除非既往合并基础性疾病等高风险因素 , 否则极少出现重症及死亡情况 。
虽然家长对孩子健康的关心可以理解 , 但也应该客观认识新冠病毒对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 , 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慌乱 。
二、不要忘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传播 , 传播能力仍取决于生活中暴露于病毒的机会 。
研究表明 , >5微米的飞沫中液滴大约能够传播至2米 , <5微米的气溶胶颗粒可以因不同环境传播不同的距离 , 甚至在室内环境下传播距离可能会长达15米 , 但如果合理佩戴口罩即可获得有效保护 。 因此在公共场所中 , 不扎堆、不聚集、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级的口罩可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 保护自己和他人 。
疫情之下担心孩子被感染?给家长四点实用建议
文章图片
图源:自购于depositphotos
除此之外 , 多通风、注意手部卫生、如厕后冲水前盖上马桶盖、注意饮水卫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 , 这些基本习惯都不能忘掉 。
三、学会预防
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快 , 除了通过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外 , 接种疫苗也是一种有效降低疾病风险的方式 。
根据已有的研究数据 , 现阶段批准为儿童和青少年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并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发现能够能够降低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内的新冠病毒感染后所致的中症、重症和死亡风险 。
疫情之下担心孩子被感染?给家长四点实用建议
文章图片
图源:自购于depositphotos
因此 , 对于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 , 感染新冠病毒的疾病威胁已经很小 , 而对没有禁忌症且未接种新冠疫苗的3-17岁人群 , 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是否接种新冠疫苗 。
四、心理健康
由于部分社区或学校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后 , 家长们出于对孩子的关心表现出明显的心态变化 。
事实上 , 新冠大流行本身已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 表现为包括焦虑、抑郁、易怒、注意力不集等 。 英国和美国的调查显示 , 心理健康障碍情况明显增加 , 还有部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处于亚临床状态 。 其原因较多 , 包括个人(年龄、性别、残疾)、家庭(亲子冲突、家庭暴力)、社区(接触同龄人和老师的机会、学习环境)和社会(种族关系 , 经济地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