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措并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沿河
“四措并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四措并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四措并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今年以来 ,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 通过强基固本、选优配强、搭台聚贤、抱团发展等举措 ,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
强基固本 , 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 。 构建高效组织体系 , 深化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改革 , 规范设置党建考核办、党务工作中心、农村党建中心、城市党建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党建研究中心等“一办五中心” , 构建主体明确、职责明晰、上下衔接、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体系 , 高效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落实 。 强化乡镇领导班子 , 开展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建设调研 , 全面了解掌握换届后乡镇班子运转情况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 , 从县直部门选派23名优秀年轻科级领导干部到乡镇挂职任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 , 充实乡镇领导班子力量 , 不断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 。 夯实村级战斗堡垒 , 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回头看” , 排查整顿3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 打造52个“六共”机制示范村 , 严格执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预警机制 , 建立“红、黄、蓝”预警工作台账 , 持续巩固446个村(社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 , 切实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 。
选优配强 , 建强乡村振兴“作战队” 。 精准选派“先锋队” , 建立部门联乡包村工作机制 , 明确107家单位定点帮扶446个村(社区) , 精准选派1203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驻(包)村干部开展驻村帮扶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选优配强“领头雁” , 突出政治标准 , 以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 , 严格准入条件 , 切实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 换届后 , 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1.74岁 , 高中以上学历占93.53% , “一肩挑”比例达96.02% , 真正选出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乡村发展“领头雁” 。 精心选派“指导员” , 积极向省农科院等单位争取科技特派员39名 , 争取郑州果树研究所选派1名博士和22名省、市专家来沿挂职服务 , 选派81名干部到乡镇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 , 定期深入开展技术指导 , 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
搭台聚贤 , 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 。 搭建特色平台“引才” , 紧扣高质量发展需要 , 探索创新“十二个人才示范区”特色品牌 , 设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 打造12个与“示范区”功能匹配、专业对应的“人才驿站” , 不断完善人才交流平台建设 , 吸引广大专业人才来沿创业就业 。 今年以来 , 共引进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84名 。 突出需求导向“育才” , 大力实施“五类人才培育”行动 , 分行业、分领域建立人才信息库 , 采取“线上+线下”“分散+集中”等多种形式 , 按照需求对人才进行分类培训 , 先后培育培训“五类人才”1.1万余人次 。 立足实际精准“用才” , 印发《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22年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工作方案》 , 围绕生态茶、蔬菜、水果、生猪、牛羊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 组建16个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 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 目前 , 农技人员到产业基地指导服务5000余次 。
“四措并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抱团发展 , 闯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 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 , 制定“成立1个集体经济公司、培育1个经济实体、经营性收益达100万元以上”的“三个一”年度发展目标 , 明确县级领导干部包保乡镇、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包保村(社区) , 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带头领办集体经济组织 ,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 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 充分整合项目、资金、资产等 , 创新“村村合股联营”发展思路 , 推行“公司化、实体化、职业化、目标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 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成立集体经济公司 , 实现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 。 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体 , 大力发展“村村合股联营”集体经济公司实体经济 , 培育实体化运营主体 , 创办集体经济超市 , 利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优势 , 定期开展生产生活用品送货上门 , 将超市市场终端和便民服务延伸到农村 , 做到惠民、利民、富民 。 目前 , 成立集体经济发展公司23个 , 开办联动超市22家 , 收入30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