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筑梦华容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乡村振兴 筑梦华容
文章图片
图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华容县万庾镇兔湖垸村 。
今年来 , 华容县在探索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 , 在组织引领、文化铸魂、村民自治等方面下大力气 , 提升乡村“软实力” , 提供振兴“硬支撑” , 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
美丽乡村宜居宜业
深秋时节 , 走入华容乡村 , 只见道路两旁 , 树木成行 , 一栋栋小洋房别具一格 , 举目皆景 。 到过华容县万庾镇兔湖垸村的人 , 谁都会感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兔湖垸村建设的30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 , 黄精、白芷等名贵中药材助力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 环境好 , 更宜居 , 有钱赚 , 村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
近年来 , 华容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 每年 , 华容县财政预算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超3000万元 , 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1亿元 , 专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 推进乡村振兴;抓绿化攻坚 , 新建、改建绿地75.6万平方米 , 逐步形成“城乡绿景、山上绿屏、水岸绿网、道路绿荫”的森林生态格局 。
围着禹山而行 , 红色城堡、禹山寺、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终南茶场、保丰中药材合作社基地 , “一村一品”皆景点 , 令游人流连忘返 。
内外兼修服务于民
乡村要振兴 , 离不开“软支撑”——华容县内外兼修 , 把“推动以文化人”和“加强公共服务”当作“现代乡村”的美丽双翼 , 打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
“‘足不出村’就能办妥残疾证换证事宜!”日前 , 华容县梅田湖镇村民李大爷 , 坐在家里就等到了由村便民服务中心帮代人员代为办理的残疾证 。
据了解 , 华容县通过启动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 , 使所有乡镇基本达到村务、党务、政务、商务、社会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 。 目前 , 该县首批126件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在村镇办结 , 其他900多项事项可在村、镇两级“一窗咨询、一单告知” , 实现到县城办事“最多跑一次” 。
为了让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 , 该县巧用“互联网+” , 整合资源建设基层公共服务信息系统 ,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等建成统一的综合服务中心 , 实现各项事务网上查询、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评价 , 满足群众办事需要 。
发挥乡村文明实践阵地作用 , 以文明村镇创建和农村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新时代华容好人等评选表彰为抓手 , 弘扬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 。
乡村振兴 筑梦华容】共治共享幸福生活
华容县三封寺镇华一村男女老少 , 如今大多都有一个环保协会会员证 。 华一村的共建共享“密码” , 就藏在这本证书里 。
村支部动员党员干部带头 , 自发组成华一村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 并立下村规民约 , 用双手共建美丽家园 。 如今 , 入会的村民已达全村总人口的100% 。 “小协会”撬动了乡村振兴“大突破” 。
华容县以党建为引领 , 探索推动乡村治理 , 全面建强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 乡村振兴 , 已奏响72万多华容人民同频共振的“幸福曲” 。 (吴巍伟何诚)